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边缘革命——信托业崛起成为主流金融业态

  • 发布时间:2014-12-22 00:52: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信托业的成长源于经济改革

  1、信托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发展互相成就的结果

  罗纳德·科斯在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分析框架里提出:在政府所引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之外存在着另一条独立的改革渠道,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经营、乡镇企业在内的各经济参与主体自发的市场行为,在政府力量主导之外、自下而上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

  回顾信托业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信托业在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承担了金融行业边缘革命发起人的角色。1980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通知》,首次提出“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融通资金,推动联合”,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催生出信托资金融通方式。

  边缘革命起始于第五次清理整顿,《信托法》和“两规”之后,信托业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迈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边缘革命的深入发展源于2008年金融海啸后,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2009-2013年,我国M2由61万亿元增长至110万亿元,在银行主渠道之外,巨额的流动性以信托贷款形式注入社会融资体系,信托业一跃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产业。2014年11月末,信托业资产规模达到13.28万亿元。

  2、信托业的发展得益于利率市场化

  由于利率管制的存在,商业银行在借贷对象的选择上往往集中于少数优质企业。而在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中,则存在着行政审批和较高的进入门槛,一般企业很难满足要求。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相当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转向信托市场,这些企业中有不少经营于短缺市场,包括房地产、矿产能源和基础设施等。过去几年,这些领域由于利润空间较大能够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成为了信托业青睐的交易对手。

  信托业依托经营灵活性和较少受价格型政策工具的影响,使得信托资金的定价更好地体现了真实资金成本,从而更加接近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平衡点。2013年,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为6%,信托业的平均收益率为8.8%,在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同时促进了信托业的发展。2009年至2014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长6.5倍,同期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资产规模增长为2-3倍。可以说,信托业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初和最大受益者。

  3、信托业的发展得益于国民财富积累和稳定的投资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财富大幅增加。积累的财富需要丰富的金融产品供应,信托业依据利率市场化将资产配置在相对短缺领域,吸引了大量高净值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

  同时信托公司高度专业化的组织结构、作为金融中介参与尽职调查及后期管理,连接了个人投资者与融资市场,降低了投资者直接参与融资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在壮大自身规模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与投资者的关系更加稳固。

  (二)信托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贡献

  1、重要的直接融资手段

  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融资体系中,银行贷款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2009-2013年,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的银行体系融资(含银行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及人民币委托贷款)占比由80.5%降至69.5%,而信托贷款占社会融资比重从3.1%增长到10.6%。这一增一减,充分揭示了信托产品作为主要直接融资手段承接了银行资金的大量外溢。2013年信托贷款又超越企业债券融资成为我国银行体系外规模最大的融资渠道。

  2、有效支持了我国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0-2013年间,信托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规模(涵盖房地产、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等)共计19.57万亿元,占信托资产总规模的74%,年均增长率为48%。2013年,中国信托业总资产规模的78.27%共计8.54万亿元投向实体经济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超过7710.41亿元,合作开展项目3950个,支持了6377家中小微企业发展,投资范围涉及科技、文化、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方式,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托融资产品,通过信托贷款、股权投资、特定资产权益投资、应收账款收益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3、灵活的投融资模式成为宏观调控缓冲器

  当出台拉动经济的积极宏观政策时,信托业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且投融资模式更加灵活,能迅速做出反应并走在融资体系的前列。同时,部分信托业务通过股权融资为项目提供资本金,并带动更多的债务融资,从而可以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带有“急刹车”性质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时,其他金融行业由于政策工具与监管指标的限定往往会产生“一刀切”的反应,为经济带来“硬着陆”的风险。信托业虽然也受到相应的监管限制,但是会根据政策环境与市场需要迅速重新定位业务领域与创新方向,而较少出现骤停信托贷款的情形。

  基于信托制度能够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实业市场的灵活性,2010年至2013年,信托业资产规模从未出现超过两个季度环比增速下降的情形,即使增速下滑后往往有强劲反弹,这体现了信托业快速的自我修正能力。

  (三)信托业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

  1、实践普惠金融理念,为投资人提供了安全的财产增值途径

  2010-2013年,在信托收益分配中,向投资者分配的收益约占信托资产实际总收益的90%。信托业将信托收益尽可能多地分配给受益人,“金融普惠”已转变为信托业根深蒂固的行业文化。

  2013年,信托业面向中等投资者的集合信托资产规模为2.71万亿元,约占信托资产规模的1/4,以单个投资者平均投资金额300万估计,所覆盖的投资者数量接近100万。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收益为5955.33亿元,信托受益人实现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7.04%,超过了银行理财和保险公司平均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水平,也超过了除股票型基金(17.26%)和混合型基金(13.67%)之外的所有公募基金产品。

  与此同时,信托业的资产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截至2014年11月末,信托业全口径风险资产仅有757亿元左右,不良率0.57%,其中有相当部分表现为流动性风险而非财产性损失。对应看,2014年三季度末的银行资产不良率为1.16%,为信托业的两倍。

  2、顺应经济发展需要,推动相关行业发展壮大

  信托业过去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满足了我国经济不同领域的需要,又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以房地产与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10-2013年,随着房地产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信托业对于这两个领域的支持力度稳步增加,且更多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领域倾斜。信托资产占房地产投资规模从9%增长至12%,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8.5%增长至16.4%,信托业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向与其各自投资规模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与0.99,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过去几年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