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公募留住人才不仅是激励

  • 发布时间:2014-12-20 00:30: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水煮基金

  □本报记者 常仙鹤

  2014年对于中国公募基金而言是一个人才动荡之年。据wind统计,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年内离职人数达到198人,超过2012年度的111人和2013年度的138人。

  自今年年初以来,公募行业便不断传出金牌基金经理出走消息,南方基金邱国鹭、农银汇理基金曹剑飞、宝盈基金王茹远……有业内人士断言,在牛市中,公募优秀基金经理离职名单还将继续拉长。

  南方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优秀基金经理离职对公司来说确实是一大损失,在短期内会给公司带来一些影响,但只要有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新的基金经理会成长起来,这种影响也会很快消除掉。

  对于今年基金经理离职绝对数的暴增,这位投资总监称,前几年市场不好,外面的世界没有现在这么精彩,留在公募风险小一点,现在市场变好,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出去无可厚非。即使在美国,基金经理也是经常流动,那些公募合伙人公司之所以能一直长久存在,是因为他们不断培养新的人才,国内公募仍有其平台优势,只是在激励方面还可以做出一些适当改善,最终还是可以吸引有价值认同的人才留下。

  2007年大牛市使公募基金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也成为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行业。但2008年以后,公募基金却难续以前的辉煌时刻。有数据统计显示,起源于今年7月22日的新一轮牛市行情,公募基金并未担当主要角色,除了复制大行情走势的指数基金,大部分主动股票基金集体错失本轮行情,“赚到指数又赚到钱”的基金并不多。截至目前,在721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中,今年以来也仅有88只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占比仅12%。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又接连遭遇人才流失,可谓雪上加霜。

  “体制不灵活”、“激励机制不够”、“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是很多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所在,而与此前基金经理离职大多是由公募转向私募相比,今年基金经理的去向又多了“股权激励”、“事业部制改革”的公募平台。

  与公募固定的奖金激励制度不同,在私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可以提取客户盈利的20%,不承担亏损。在事业部制下,基金经理采用类似“承包制”方法,自行组建团队,基金管理费的30%归团队所有。而在牛市行情下,基金募集和投资运作都会显得顺风顺水一些。

  但舍弃传统公募的大平台,公募基金经理需要一个适应期。虽不用面对排名压力,但业绩压力可能更大,如果出现失误,清盘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到时若没有基金公司后台支持,基金经理也“独木难支”。前述投资总监表示:“市场没有常胜将军,做得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基金经理自身的投资才能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市场等部门支持,尤其是遇到熊市行情,基金业绩不好时安抚投资者的工作都是市场部门在做。”

  留住优秀的投资人才已成为公募基金当下必须关注的问题,但真正普世的方法还尚无定论。有业内人士指出,事业部制给了基金经理更多自主发挥空间,但业内采用这种方法的公司在增加,激励的程度肯定会有差别,互相挖角情况也会越来越多。一位业内人士担忧,“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是仅仅为了激励,到时可能会出现这家比那家多一个百分点的激励就挖走一个基金经理现象。”

  业内专家指出,优秀的投资人才是基金业生存之本,重点不在于激励多少,即便实施股权激励或者推行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仍会出现基金经理离职现象。关键是怎么建立宽松的制度环境、公平有效的市场化考核机制以及吸引人的企业文化。

  千里马/万永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