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热盼新品种尽快推出
- 发布时间:2014-12-06 02:31: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官平 王姣
原油期货、外汇期货,个股期权、指数期权,仓单串换、基差交易……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等候在春天里争相吐艳。期货及衍生品创新已然奏响“三重奏”。在12月5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国内期货交易所高层人士纷纷表示,要尽快推出新的期货品种以及指数类、期权类产品,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并筹划与场外市场对接,进一步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
本报记者 朱国士 摄
原油期货“箭在弦上”
每逢期货业大会,上海原油期货都备受关注。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暴跌,令原油期货更显“魅力”。“目前整个国际能源市场、原油市场的格局在发生重要的转变,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的原油价格下跌,背后的因素是多样的、丰富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在本届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这对于亚太区建立反映中国供求和亚太供求的原油期货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目前上海原油期货已经“箭在弦上”。杨迈军透露,原油期货的推出是国家战略要求,在政策的配套出台情况下,原油期货能够尽快推出。
目前设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承担了原油期货上市的筹备工作。今年以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与星展银行、迪拜商品交易所等境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并加强与全球期货市场参与者沟通交流。
原油期货也是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推手”。杨迈军认为,原油期货的推出一定要面向国际市场,目前中国原油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原油进口量占总需求的60%,国内原油市场目前非常集中,也要求推出国际性的原油期货市场。
杨迈军指出,现阶段我国原油现货市场已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对缓慢,推出国际化的原油期货品种,有助于促进国内期货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后,才能更好地服务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实体经济。
新的期货品种背后是较大的实体产业。目前,中国已上市期货品种45个。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除原油期货外,锡、镍、外汇期货等新品种也将陆续上市。对于高风险的金融市场来说,期货无疑是“避险胜地”。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胡政透露,目前境外已经有六家交易所推出了11个和人民币相关的汇率期货方面产品,中金所积极推进汇率期货产品的准备工作。整个产品的推进,一定要和整个国家扩大开放、人民币境外应用和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下可兑换等进程相适应、相配合,在政策上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目前,中金所已经推出两个交叉汇率期货的仿真交易。
胡政表示,在对广东、山东、黑龙江等地很多实体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实际上也有对交叉汇率的风险管理需求,因此中金所希望透过交叉汇率的期货产品来培养市场,而这对于整个汇率产品的经验总结、路径的摸索,应该是有好处的。
酝酿推出更多风险管理工具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没有开展期货交易的产业领域,由于无法进行套期保值管理风险,即使再大的利润诱惑,企业也不会轻易涉足。因此,开发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成为期货创新的另一个“重头戏”。
指数类期货产品便是其中之一。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均在推进指数类产品开发,其中包括有色金属指数期货、农产品指数ETF等。
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大商所和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在这方面有较好合作,目前嘉实基金和中信期货开发了大宗商品的ETF。同时,东证期货和华泰百瑞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发布了农产品指数,并要准备开发ETF,进展比较顺利,均在审批过程中。
李正强指出,尽管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量在全球排名靠前,但市场深度不够,流动性不足,目前大商所正在加快基金、私募、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的培育拓展,今年在大连市场资管、私募开户数量增长非常快。据其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商所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大体占到近60%,法人占近40%。
证监会12月5日消息,证监会就《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证券期货机构参与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我们从去年开始进行了全真模拟交易,培训了将近60万投资人,20万人参加了模拟交易,模拟交易从业务方案、规则、技术系统等都是按照生产的要求准备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表示,期权风险防控能不能做到位是关键,基于这样的考虑,交易所在风险防控方面借鉴了国际和国内期货、现货多方面的工具和手段。
“目前深交所在ETF期权和个股期权方面在做很多开发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有三只个股期权在做模拟试运行,进入实操要等待中国证监会统一的部署和统一的安排。”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陆肖马表示,就他们的研究来看,大盘波动率高的科技股的确非常适合做期权的测试。
金融期权无疑是眼下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胡政介绍,去年7月中金所推出了对全市场的仿真交易,今年1月17日,交易所在沪深300股指期权的基础上,向社会发布了波动率指数,还有一系列和期权相关的交易手段和相关的衍生品产品会发布。
除了金融期权,商品期权也备受关注。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张凡介绍,郑商所一直在持续开展规则设计、合约设计及相关投资者教育工作,交易所对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认真地研究了对策并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技术系统准备方面,交易所今年4月11日就上线了期货和期权一体的生产系统,现在经过七个多月的运行非常正常,且在会员端期权功能升级方面已经支持了138家会员公司。
改革创新促进竞争和融合
无论是原油期货、ETF期权的呼之欲出、外汇期货有望上市,还是指数类、期权类、ETF类产品即将开启衍生品新时代,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期货市场的一切发展和创新,最终目的都是为市场的风险管理和实体经济服务。
“力图通过改革和创新,让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通过我们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竞争和融合。”在杨迈军看来,竞争和融合应该从三个方面实现,一是期货和现货的结合,二是场内和场外的结合,三是国内和国际的结合。
在期货和现货结合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和筹划如何为广大期货经营机构提供场内和场外、期货和现货结合的服务,比如仓单的基差交易、串换交易,交易所还在积极探讨筹划创办在线商城以及为期货公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场外结算等。
“沪深300股指期货最近的交易量随着现货市场的发展正在迅猛增加,说明市场对于风险管理工具的强烈需求,这种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不仅仅是期货,也包括期权和其他各种产品和交易的手段。”胡政说。
陆肖马介绍,在目前全球主要交易所中,只做现货不做期货的交易所越来越少,不断从地域上扩展、业务线上扩大、产品数量上增加。国际衍生品和现货之间互动非常密切,基本可谓密不可分,期货和现货的界限在逐渐模糊。
事实上,在场内期权尚未面世之前,诸如新湖期货、永安期货和浙商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都开始尝试使用场外的复制期权工具,这也从主体利用角度说明了市场对于以期权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需求非常迫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要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期货市场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品种体系,加快制度创新,优化品种上市机制,充分激发交易所创新活力,同时加快发展期权、商品指数等基础衍生品种工具,适时推出符合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要的期货、期权产品,以服务国内现货生产经营,管理市场风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