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成为两会热词 转基因食品准入存争议
-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3-14 12:47
- 打印 | 转发 | 评论
中国网3月14日讯(记者 邹琳) 全国两会期间,农业话题再次成为热点。国家粮食安全历来是众所瞩目,代表委员们的探讨与建言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此外,基本农田保障、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PM2.5”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中国网财经为网友搜集了今年两会农业最热门的三大话题,让我们听听代表委员们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准入:政协委员袁隆平称“要慎重”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都存在着广泛争议,随着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业内人士大规模的质疑,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越发担忧。在两会前夕,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二条特别提出,“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
对于转基因食品准入问题,学术界和民间历来都存在着争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保持中立态度。在他看来,转基因有两派,一个是反对派,一个是赞成派。“我是中间派,因为反对派和赞成派都很有道理。”
虽然自称“中间派”,但袁隆平仍表达了自己的疑虑。他认为,在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根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要慎重。“他们赞成转基因的,是用小白鼠做的实验,可是小白鼠和人能一样吗?他们有人类食用转基因的实验结果吗?”
另外他强调,“没有亲自实验过,也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测和推论,要用事实说话。”
PM2.5环保标准:钟南山建议启动全国范围监测
随着PM2.5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半年前一进入人们视野便引起广泛讨论的技术词汇,成为本次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看业绩不能只看GDP,还要先看有没有造成污染。他对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直言,“为何不公布PM2.5?面子问题!”他建议,从现在起全国范围监测。
为何中国不公布PM2.5呢?钟南山代表直言:“我认为就是面子问题!公布数据,发现超标很多。外商来中国地方投资,很多地方怕面子上不好看,不然为何扭扭捏捏?但你不监测使馆在监测。2008年奥运会,国外有朋友希望了解北京的空气情况,为他们的运动员做准备,但我打了很多电话,还是问不到,因为是保密的:臭氧保密、氮氧化物保密、PM2.5保密,现在看来是严重超标,想办法改进就好,我觉得不公布不是上策!”
谈基本农田保障:提高耕地质量是首要任务
两会期间,研究农业、来自农产品企业的代表委员纷纷把关注焦点放在了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上,尤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许多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指出,确保粮食持续增产首先需要提高耕地质量,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将使耕地质量建设提上一个新水平。
全国人大常委杨邦杰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就要以“高标准”来保证耕地产能的建设,这不仅仅是培肥问题,还涉及大规模的农田基础建设;农田基础建设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土地平整问题,还涉及水利、运输、道路等设施建设和村庄布局安排等诸多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途径,那么,该如何把握“高标准”?杨邦杰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保证提升产能的情况下,还要因地制宜做好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设计,保证生态安全以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具体而言,适宜规模化、机械化耕作的地方,农田整治要为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创造条件,而对于云南、四川、贵州西南等丘陵山区,适宜小型机械、人工种植和耕牛耕作的,农田整治重点要放在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上。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院长许皞建议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研究有区域针对性的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素,对未来限制因素进行分选,从中选定每一个地区耕地质量的最小限制因素,为工程设计和管理设定目标,明确不同地区耕地质量建设到底该提升哪些因素。
对于“高标准”的把握,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提出,由于我国区域差异性大,“高标准”在各地的要求都不一样,旱地、水田等不同耕地类型的要求也不一样,各地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些可控且可操作的标准。他认为,当前对每亩耕地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建议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效。
- 来源:中国网
- 编辑:闻育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