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跑两会":改善"小而散"农业生产局面稳定价格
-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3-11 09:47
- 打印 | 转发 | 评论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有难度、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不确定性,农民继续大幅增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几个难度下来,让人们对农民增收缺乏信心。究竟该做怎样的政策调整?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农业组分组讨论,诸多委员纷纷聚焦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一)政协农业组委员聚焦农产品价格,政府应充当“气象播报员”而非“着装指导”
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员院长刘昕表示,整个市场要靠整个政府的支撑,政府科学知识的一些发布,还有科学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政府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在整个市场过程对粮食进行补贴,粮食对整个大幅度的增长可能对整个市场蔬菜市场的调节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政协农业组第39组的分组讨论上,委员们为农产品如何走出暴涨暴跌的怪圈各抒己见。近年来,我国蔬菜、猪肉价格涨跌频现,尤其是2011年,生姜、大蒜等价格都上演了“高台跳水”,农民损失惨重。在这些来自农业战线的委员们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无法及时、充分地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只能根据上一轮行情来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盲目地“追涨杀跌”。
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说:“有很多东西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去做并不很困难,比如说猪肉的生产,应该是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中间到底现在有落猪,猪龄是多少,完全可以知道明天有多少猪可以出栏,这种统计工作和信息加工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说:“政府应该给社会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市场需求的信息。比如在生姜问题上,在去年9月份农民在作出生姜是不是要种的时候,政府要提供这种信息,这个信息来源与上一个季节市场消费生姜的数量以及在下一个季节播种之前,生姜库存的情况告诉市场。”
在委员们看来,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平台,每年定时定点地公布农产品种植、产量、销售等各方面情况,给农户做种植、养殖参考。那么政府除了发布市场信息之外,还需要通过补贴等措施来干预市场吗?政协农业39组负责人允许旁听的媒体提问。小丫问到:“像去年猪肉涨价了,往往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后,第二年的情况就是猪肉就会跌价,有的时候就有两种观念,一种观念就是说补助这些种植户或者养殖户,另外一种观念应该是靠市场自行来调节,因为你补助了,明年这个就剩了,对这个委员怎么看?”
对此,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说:“ 生猪涨价政府补贴,这个是最糟糕的,政府只提供政府的市场信息的话,那么农民和这个企业它会作出决定。打一个比方,政府是个气象预报员的话,他预报明天天气非常热,他只需要报道这一步,他不能要求全国人民一律穿长袖上街,他穿什么衣服,是由那一个接收广播的听众来决定的。”
为防止价格波动异常,调动养猪农户积极性。2007年,国家曾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内容涉及母猪补贴、母猪保险等。2008年初,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国家又提高了母猪补贴的金额。政策叠加效应使2007年以来的2年内猪肉产量增加了14%,远高于此前年均增长2.1%的正常水平。“猪多价落"的市场规律让养殖户们在随后的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饱尝亏损的苦果。
政协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华士飞说:“补助母猪,一头母猪30块钱,然后一补就下不来了,像这种办法真是不好的办法,我赞成他们提出的信息提供等方式。如果价格实在涨得太高了,不要补的母猪身上去,要补到人上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对此,政协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表示,猪肉现在价格很低,但是要想价格涨上来肯定得有一个周期,至少有几个月的周期,这时候如果采取硬性的调控措施,恰恰就扭转了信息,农民真正想生产的时候,价格已经下来了,农民也没得到好处,政府还花了钱。
除了政府应该在价格波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之外?委员们还给出了更多的建议,比如农业保险、“农超对接”、订单模式等手段都可以分散农产品价格暴跌的风险。
政协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表示,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最好的办法第一是定单农业,如果一个村、一个镇组织起来,通过协作形成定单,会有很成功的经验。第二是保险制度。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政协委员夏庆友说:“现在我们讲农货组织,组织签订不好签,因为牵头的农民很难找,是不是能够国家再一次建立聚技术服务和市场分析和营运,包括在找定单的有知识的人建立一支队伍,扎在农村里面去,扎在那个镇里面去,国家可以给一部分的基本工资,然后他的奖金,他的收益跟农民每家每户的收益挂钩,现在我们农民没贴心人。”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政协委员郭浩表示日本、美国等国都采用了农户和超大龙头企业对接的方式。
小丫问到:“作为一个种植小散户如何与大的龙头企业对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政协委员郭浩说:“培植各种机构在农业中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市场中间,或者是农业发展的中间间,培植成熟的氛围就是合伙人制。”河北省农林学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不能固定在眼前这种模式上,也要注意多元化的创新,要类型丰富的。”曹幸穗表示,要特别注意,不要变味的合作社。
2011年对中国农民来说,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喜的是风调雨顺,农产品丰产丰收。但悲的是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蒙古的土豆,甘肃的洋葱、山东的白菜、海南的香蕉等等,都遭遇滞销,甚至有农民朋友宁可把几十万斤的萝卜免费送人,也没有能力雇人挖萝卜。农民明显赔本赚吆喝。转眼又到春耕季节,究竟还种不种?种什么让农民格外纠结。
(二)山东姜农
农历二月份,又是一年中生姜的种植季节,眼看着要买姜种了,但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家营村的村民王星杰和段瑞芹两口子,在今年到底种多少亩的姜这事上,还没有商量妥当。记者了解到由于信息的不明确,对于姜的品种选择的误差,导致收入不好。
不过由于当地的经济作物只有生姜,家里又有两个孩子上学,即便是面对今年的惨淡行情,他们还是不得不种,不过种姜每亩地的投入:姜种加料加上水,加上农药,人工不算,就差不多六七千块。所以在种多种少上,两人一直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据收姜商贩说,今年的价格相当不高。估计明年也好不了。
卖姜的村民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最终的价格还没定,但是今年肯定亏大了。最好的姜才5毛钱。这位姜农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1亩多地,不到2亩地,估计得赔3千多块钱。原本以为今年亏三千多元,不过随着从姜窖里提上来的姜都坏了,更惨的事发生了,收姜的人决定不收了。这位老大爷是个老实人,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眼瞅着一文不值,也还是默默无言。在场的老百姓知道他家的情况,马上跟收姜的人说好话。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好话,最终收姜的人决定全部收了,8千来斤给了这位老大爷600元钱。
辛辛苦苦一年最终赔本的不是这一家,三个月前王星杰和段瑞芹家的姜也是这样。段瑞芹还清楚地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姜贩子给出的收购价达到2元多钱一斤,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和王星杰商量,今年家里多种一亩地的姜,一共三亩。这一年来,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三亩姜上,她满心希望,今年能继续有个好收成,她还在心里盘算好了,要把挣到的钱给两个在外上学的孩子增加每月的伙食费。
去年两亩地,卖了四万元,今年三亩地,却只可能有四五千元,入不敷出,段瑞芹愁得嘴边都生了泡。但她没想到,更坏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由于今年雨水大,姜井里渗了水,储存在井里的很多姜都被水泡了,坏在了井里。这些坏了的姜全都被挑了出来,扔到了一边。看着满地都是筛选出来的坏姜,段瑞芹急的让丈夫亲自下井选姜。十分钟以后,王星杰挑选出来的姜被拉了上来,但还是一桶一桶的被拾姜队倒掉了。本来价格就不满意,现在又眼睁睁的看着辛苦种的姜被水泡坏了。段瑞芹难受极了。由于被雨水泡过的姜实在太多,姜贩子梁宗波决定不收了,家里两万多斤的生姜却只被挑出了2300斤,接近中午,人都散了,段瑞芹的希望也几乎破灭了,想着一年的辛苦,外面上学的孩子,家里等待照顾的老人,她望着一地的坏姜,久久不愿离开。
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记者在一份近年来生姜价格的走势图上看到,2004年以来,生姜价格呈现出周期性的涨跌态势,但是从2009年后半年开始,尤其是进入2010年,生姜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超乎寻常的一路走高,然而进入2011年后,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生姜却又突然上演“高台跳水”,大姜收购价从一路下滑。王兴杰告诉我们,他种了二十年的姜,虽然起起伏伏,有赚有陪,总体算下来,还是稍微能赚一点。他们两口子经过多方打听和自己的估计,最终形成统一意见,今年再种3亩生姜。
(三)猪肉价格开始掉头向下
生姜价格让王星杰两口子很受伤,虽然他们也遇到过价格暴涨的时候,但整体算下来却总感觉踩不准步点。同样这猪肉价格也是常年过山车,2011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养猪有钱赚似乎成为共识。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一年期存款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让CPI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就是食品价格回落,其中曾经“绑架”CPI屡创新高的猪肉价格环比下降2.6%。猪肉价格似乎开始掉头向下了。
去年除了生姜的价格波动比较大之外,生猪的价格也是玩起了过山车。邵培良和孙玉枝是大连市普兰店区炮台镇红星村的养猪户,由于年前忙,一圈可以出栏的生猪没有卖掉,心想过了年再卖也不晚,没想到一晃过完年一个多月了,到现在也没有收猪的人过来。邵培良告诉我们,春节过完生猪价格还是9元,一路下来到今天已经变成7块1了。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价无市。可以出栏的生猪卖不出去,而猪仔和粮食价格却一直在上涨,这种情况使得一部分养猪的农户,不得不放弃养殖。
唐升久是邵培良的邻居,他家三个猪圈,最高的时候养了上百头猪,而现在他家只剩下十几头没有卖出去的猪了。他告诉记者猪栏已经空了许久,年前出栏就空着,崽猪太贵了,600多,粮食、饲料等等价格也在涨。按照去年的行情,唐升久本打算扩大今年的养殖规模,过年期间还特意新刷了一遍猪圈,没想到的是刷完之后,却成了堆柴火和鸡待的地方了。更让他着急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这满屋子的粮食和猪饲料。他说:“这四万五千斤的粮食还湿,如果到6、7月份这粮食用不了,这粮食可能就发霉。”
每天看着一屋子的粮食和空的猪圈,本打算大干一场的唐升久,而今却遇到了麻烦事。
他告诉记者,现在就是没有办法,如果这粮食用不了的话,就得重新倒进去,把粮食再倒进去,天气好,阳光充足的话,给它晾干,重新装,没有别的办法。和小唐家的情况一样,邵培良家的屋子里也是满满的粮食,他更为发愁的是,这些粮食是赊的,眼瞅着快到了约定的还款日子,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猪卖不出去,只能一直这样养着。邵培良告说:“这猪头年也230斤,现在都到300来斤,270、280斤,你等一些日子,这28、29就没来,一直压到现在,着急还钱,所以先给卖了。
年近六十的老两口,辛苦大半年喂大的猪,即便是赔本,也还是却面临着无人收的窘境。小型的养殖户面临这种局面,能做的就只有等待,那么大点的养殖厂目前的局面是怎样呢?记者了解到运往北京的猪的价格大致一头猪的利润在200元。王世林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比那些散户贵几毛钱,是因为他们直接对客户,而减掉了收猪商贩和进屠宰场前的几个环节。不过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感觉现在养猪的风险非常大,价格波动很厉害。2010年5月份是4块3毛钱、4块4毛钱,卖了158头,销售收入多少钱是141583元。等到2011年7月份,猪价高的时候,卖了150头,销售价格是315120元,这个差价是巨大的。
为了降低市场价格的波动,他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搞品牌猪的饲养,这样不管传统猪的价格是涨或者跌,而品牌猪的价格都非常稳定。
(四)如何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猪肉价格年后一路向下让养猪的农民心存忧虑,他们一下子又没了底气,不知道这价格波动的时间和区间的范围有多大。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呢?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这是自2004年中央下发1号文以来第八次要求发挥和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但是这样的方式农民们买账吗?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厉害,如何平抑这种波动呢,2012年中央1号文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这是自2004年中央下发1号文以来第八次要求发挥和利用期货市场这一现代市场机制作用,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刘兴强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总经理,也是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他非常关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于如何更好的发挥期货市场在价格波动中的平抑作用,他跑了多个地方进行调研。
在与这些农民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们完全不懂的什么是期货,更别说是如何利用了?为了让这些老百姓能知道期货的好处,刘兴强也是费尽口舌,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他们进行耐心的讲解。
刘兴强:“期货是什么呢,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一年以后,饲料一年的价格。就是以前的买货卖货,买粮食或者卖粮食到卖的时候价格多少一斤。有一个公开的价格,你说价格是一斤的玉米是1块5,它压的价压到1块1给你买,那你说你大连的期货市场的价格都是1块5的,你给我们买才1块1呢,实际上你就可以跟他提高你的价格,会跟他提高你卖的价,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刘兴强在用最普通的言语,给他们解释着农民心中的新名词,不过似乎这些农民并不感兴趣。通过记者的采访了解到,很多人认为对于期货的认识他们暂时用不上,也不清楚期货带来的好处。当刘兴强看到村民家家户户为了养猪囤积的满屋子的粮食的时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因为守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这种方式在国外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但在中国国内却推展不下去,农民也很难从中得到收益。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和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期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大的企业也已经开始采用。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连的韩伟集团。韩伟说:“去年一年,我们通过大连期货交易市场,这个玉米拍卖呢,就节省成本四五百万元,这是通过粮食期货市场的玉米粮食交割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我们都知道去年以来鸡蛋价格连续突破历史新高,一度鸡蛋价格破五,不过大连市场上的鲜蛋价格始终低于全国平均价格,并从未破五,大连市能够做到这一点,占大连鲜蛋市场供应量55%以上的韩伟集团,可以说是关键所在。韩伟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正在试图通过粮食的套取保值来锁定。
韩伟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因此他有专门的技术人才在成本的核算上,去寻找最经济的方式。但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韩伟表示,他们需要农村的一些经济组织,地区的一些经济组织把它组织起来,像他们宣传和普及这些期货知识,如果不懂得这个市场,不懂得用这个工具,也不懂得这个信息,那么将很难参与。
在美国为什么农产品价格可以那么稳定,最主要的原因是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农户占25%,参与合作社等间接参与的达到90%以上。除了参与期货市场的农户比中国多之外,农产品批货的种类也比中国高的多。韩伟说:“现在我们才13个叫做农产品的期货,在国外来说基本涉及到农产品的期货都有100多个。”
经过他多天的调研和行业内的分析,刘兴强在两会上的提案也更为清晰。他表示,第一,国家要重视和支持三农,利用期货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民培训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第二,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鼓励期货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去做市场开发工作。
半小时观察:
农产品连接着两头利益,一头是农民,另一头是市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平衡好两头利益既是一大难题,又是一件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我们知道任何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会对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带来极大的伤害,但是究竟该种什么,种多少才能平衡数量跟规模,才能平衡价格稳定,却是亿万普通农民无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大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依靠一家一户闯市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政府部门需要在组织农户集约化生产上下功夫,只有逐步改善“小而散”的农业生产局面,一系列关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数据才有可能做到准确而有意义。
- 来源:中央电视台
- 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