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市场总监转型私募合伙人 奔私潮蔓延至投研外
- 发布时间:2015-01-28 08:3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忙于公司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发行工作的小陈正从北京赶回深圳,他最近刚刚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转换:从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员转型为私募基金主管渠道的副总。
私募基金小而灵活,缺少类似公募基金渠道部“团队式”的配合,小陈也用私募业内笑话调侃自己,私募基金分管渠道的副总就是“不管部负责人”—主抓投资的总经理不管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负责。
这只是公募基金奔私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基金公司奔私队伍正从投研部门向非投资部门蔓延。北京某基金公司前首席市场官最新的角色是某大型私募基金合伙人,另一位原基金公司分管渠道的副总已经成立私募基金,考虑做私募基金市场外包的尝试。
面对同行新动向,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看法各异,有人对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机遇兴奋不已,也有人称资产管理公司主角始终是投资人士,市场部人士前往私募担任高管只是小概率事件。
市场部人士奔私
离开公募基金前往私募的非投研人士不多,小陈是行业里做出积极尝试的一个。小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首只产品2月份要通过券商渠道发行,现在做产品预热准备,包括交易开户、设计产品合同,总经理在重点营业部路演等。”
小陈前往私募任职,与此前其任职的原公募基金公司投研人员奔私创业不无关系。公司前投资总监2014年下半年离职后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尽管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员工人数也只有4人,不过出于多年市场部工作对投资总监投资风格以及相关渠道业务的了解,小陈受邀前往新设立的私募基金担任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兼风控总监职务。“私募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不像公募,出去做一场培训,后方有一整个团队配合做PPT等工作,现在这些都得独立完成,此外私募需要的高净值客户,也需要自己去挖私人银行级客户。”小陈如此描述市场部工作在公募、私募基金的区别。
多年公募基金市场部营销经验,促使小陈决定前往私募做另一类财富管理尝试。“公募基金营销链条很长,从基金经理到市场部渠道经理再到银行客户经理,基金净值出现调整,银行客户经理第一反应是止损以防追责,而不是询问基金公司真实状况以及基金经理想法,长此以往,可能出现基金赚钱,客户却因信息不对称难以赚钱的尴尬局面,相比之下,私募和客户沟通更顺畅。”
无独有偶,行业里一位原公募基金首席市场官新近加盟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最新的职务是公司副总经理,也是十五位合伙人之一。不过,她更愿意从“合伙人”,而不是奔私的角度看待自己此次跳槽。
“同是资产管理机构,不必把公私募对立分析。”上述大型私募基金合伙人称,以前公募基金有民营资本持股不能超过20%等所有制层面上的限制,随着诸多限制打破,公私募之间界限不再明显,具体到业务层面,资产管理机构都有投资、市场、后台业务需求,相关人员流动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制层面上的利益共享,是奔私后在私募基金工作更深的体会。“私募自创立起就是人和,不是资和文化,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一致,作为一个条线负责人,也需具备全局视角,只有公司业务全面增长,作为合伙人才能受益。”
在上述大型私募基金合伙人看来,监管层释放的制度红利催生了当下私募基金创业浪潮。“2007年大牛市也没有如此多人奔私,更多还是制度原因。从前出来创业,只能做投资顾问没有管理人身份,渠道也不顺畅,私募基金正名之后,首先在制度上得到保障。此外,PB业务外包之后,创业成本降低,以前没1亿都不敢涉足公募业务。相比之下,行情好转只是一个催化剂。”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私募制度更为灵活,可以实现管理层很多想法。例如北京一个拟创业私募,只接受自己信得过的资金,不会考核规模等要求;在自购基金上,会要求基金经理购买自己基金的同时,还购买其他基金经理基金,实现利益捆绑。”
挖掘细分市场机会
“未来打算在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再成立一个财富管理公司。”小陈透露自己更加长远的职业规划,“公司成立之后会逐渐积累直销客户和渠道客户,财富管理中心不仅可以卖自己的产品,还可以卖其他私募的产品。”
“或者还可以两条腿走路。”小陈称,“同时卖其他公司产品是一条路,另外一条路是,以目前的平台吸引其他优秀的投资经理进行股权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大市场部工作,这样就不纯粹类似目前市场上卖产品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一位基金公司分管渠道业务的副总去年离职后成立了私募基金,目前还在仔细思考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
“之前听说(上述副总)打算从事私募基金市场外包业务,但目前介入私募基金市场外包业务可能存在几点困难。”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如此描述,市场部除了帮公司树立品牌之外,还要制定整体营销策略,涉及费率谈判等诸多商业决策行为。现在券商开展私募基金PB业务外包服务,但也没能把市场部外包下来。
“客户数据比较敏感也是目前私募基金犹豫市场外包的原因。”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指出,把客户扔出去就只能靠业绩或特色产品留人。
另一位前基金公司首席市场官,现在的大型私募基金合伙人,则被外界解读为私募基金开展公募业务前期储备高管的信号。
“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是证监会规定阳光私募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硬性指标。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超过6000家,私募基金也超过了2000只。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12月,阳光私募行业所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约为4000亿元,公开产品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私募有7家,分别是朱雀、景林、重阳、泽熙、乐瑞、青骓与混沌。而上述大型私募之中,星石投资已明确表示将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即使暂时不开展公募业务,上百亿资产规模的大型私募基金也有市场部业务需求。”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公司公私募业务市场部工作不会分隔。”上述私募基金合伙人的表述,也暗示着未来职业空间。
市场人员未来的创业方向
财富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开启了资产管理机构各业务条线人员的创业空间,未来是留守公募,或奔走私募,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去处,业内人士各有看法。
上述刚任职私募基金合伙人的副总对市场部人员发展机遇比较乐观,“私募基金发展历史不算太长,特别是经历了2007年后的几年熊市,大家更多是考虑如何生存,练好内功,如今时机成熟,再考虑如何把品牌做出去。”
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看,不仅私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资管,之前各类业务范围分隔的资产管理机构,如今纷纷介入公募基金业务,也给在公募基金历练多年的市场部人员大展拳脚之地。
不过,在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看来,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员前往私募担任高管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意义。从品牌宣传来看,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宣传,公司也有相应成本,这一套玩法在私募基金会受限制。另外,从零售、机构业务两个渠道销售分析,公募基金销售人员之前很难接触到终端客户,机构客户也较难成为创业阶段私募基金购买对象,“私募基金会吸纳部分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但人数配备或远低于公募,在一个公募基金市场部总人数可能和投研部门不相上下,私募也许两三个人足以。”
也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往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机遇。“公募基金做市场的人员未来更好的去处可能不是私募基金,而是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上述华南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这样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有先天的大数据优势,可以通过摸索客户喜好进行市场营销,此外,互联网有低廉的营销成本,这样就可以将全国所有公私募基金聚合,不收取渠道费用,与客户一起分享私募基金业绩提成,实现渠道与私募基金利益一致。”
“以后再选择职业,我不会留在公募基金行业,而是去互联网金融实现自己的想法,成为真正的基金分析师。”上述华南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