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主基调

  • 发布时间:2016-05-14 05:59:2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人民银行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广义货币(M2)增速均出现回落,其中,M2为9个月以来首次跌破13%。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金融数据回落是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尚不显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尚存等内外双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需要强调的是,仅靠单月数据还不足以得出趋势性的结论。

  4月末,M2余额14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072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56亿元,同比少增1523亿元。

  经历年初信贷快速投放之后,4月份出现减速在市场预期之中。“受季节性因素和前期快速投放后减速等影响,新增贷款超预期回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新增贷款回落实属预期之中。

  需要关注的是债务置换对新增贷款的影响可能十分显著。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已于3月开始启动,4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近万亿元,是拖累信贷数据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新增信贷并不止数据所显示的5556亿元。”陈冀分析。

  新增贷款回落也拉低了4月份M2增速。信贷增长放缓影响派生存款扩张,进而导致M2跌破13%,但这一数据仍然处于目标区间内。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总量看,M2增速为12.8%,尽管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13%左右”的目标区间内,总体还是平稳的。

  货币增速回稳将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4月份M2增速回落明显,表明货币供应压力有所缓解,通胀前景进一步转向温和。”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刘东亮说。央行在201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较为关注物价涨幅上升问题。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4月份,CPI同比上涨2.3%。央行在报告中表示,从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总体较为疲弱,再平衡调整将经历较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尚未结束,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之近期货币增速等在高位有所回稳,猪粮比处在历史高位,未来也有回落的可能,若这些趋势能够延续,总体看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融资增量出现回落的情况下,企业债券融资在上月创下历史新高后,4月份仍然保持了2096亿元的增长。陈冀表示,可见近一段时间国内利率水平相对稳定且较低,直接融资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迎来一个比较良好的时期。

  对于4月份企业贷款与票据融资之间的反差,业内专家认为仍需保持高度关注。4月份新增贷款中,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925亿元和430亿元,仅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专家表示,企业贷款减少与票据融资新增之间的反差,也显示出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前期可能有一定程度衰减。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数据的回落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仍将是货币政策主基调。“在当前国内通胀压力有所抬头,国际经济局势不稳的形势下,国内货币政策调控难度仍然不小。”陈冀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会持续保持稳健偏中性的调控思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