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料按兵不动

  • 发布时间:2016-05-10 07:14:2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孙璐璐  责任编辑:张明江

  货币政策料进入按兵不动观察期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细读人民日报5月9日发表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就会发现供给侧改革、防范经济风险是高频词语,这也体现了高层对两方面问题的关注,上述两大方面落脚到货币政策上,实则透露着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基调。

  不少受访人士认为,从权威人士的访谈内容看,其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与当前的执行情况一脉相承,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中性为主,央行会持续被动补充流动性而非“放水”;但考虑到权威人士多次强调防范风险、降杠杆,预计信贷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或按兵不动

  虽然今年1月人民日报同样发表过权威人士访谈,重点讨论供给侧改革,但在后来一季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也给外界在认识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扰乱,不少人认为经济政策重回刺激稳增长,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现。文章坚定地反驳了这种认识,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决不可越俎代庖”。

  有分析人士称,为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应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过去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常说“疏通传导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等各种要求,但现在其他要求提得少了,反而重新强调“稳健”,预计货币政策取向将继续以观望为主。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这与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更趋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宽松,未来降准次数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人士也对通胀形势保持关注,其看法与上周末央行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看法一致,即目前尚难定论通胀会继续抬头,但也必须密切观察通胀的走势。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信贷增速将放缓

  供给侧改革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作支撑,而经济风险的防范就不允许高杠杆势头的持续蔓延,信贷高增速带来的风险就是不得不防范的一点。

  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的天量增长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历史单月最高增量;2月,经央行窗口指导后,当月新增信贷骤减至7266亿元;3月又反弹到1.37万亿元。一季度的信贷天量增长也直接带动社会融资大增,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这种依靠信贷刺激带动的经济回暖趋势是不可持续的。权威人士也表示,经济“开门红”、“小阳春”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并强烈反对通过加杠杆硬推经济,“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不少受访分析人士说,与前两次权威人士访谈不同,本次多次强调高杠杆风险,并且单设一部分专门谈及经济风险的防范,这说明高层对风险的敏感和重视,一季度明显的信贷天量增长有望“踩刹车”。

  事实上,4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间接调控信贷增速。方正中期期货利率汇率研究员季天鹤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4月央行通过稳定短期逆回购利率、被动对冲流动性缺口等方式,将流动性维持在紧平衡的状态下,银行间利率高于此前水平并维持震荡。不少企业取消债券发行,本身也意味着广义信贷的回调。

  “央行已经通过‘放任’短期资金市场波动来影响信贷增速,5月货币政策有望进入观察期,资金面还会维持紧平衡状态,资金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信贷和融资利率水平维持在比一季度更高的位置运行,但走高幅度也不会太大。”季天鹤说。

  刘东亮也表示,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带来债务问题不断恶化。权威人士反对加杠杆硬推经济,意味着一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高层警惕,可能很快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