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东海证券股权频频低价“倒手” 成自然人股东避税工具?

  • 发布时间:2016-05-13 07:0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长江商报报道了东海证券千次异常交易614次成交低于正常价,其中558次成交价格较前一天收盘价下降50%以上,而这些异常交易均为协议转让,向自然人股东低价转股或为避税。报道援引某证券人士观点指出,协议交易,交易价格可以自由协商,会使价格波动很大,扰乱了市场秩序,而如果存在大股东向自然人股东低价转让股份,就存在自然人股东可以择机减持以避税的可能。

  另一方面,据投资者报报道,东海证券几年前在券商资产管理投资能力占据行业前列,发展快速,而如今却沉沦。偏股型产品方面,过去一年在牛熊市场转换中惨败的券商中就包括东海证券,在债券类产品方面也遭遇折戟。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向东海证券董秘办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低价转让或为避税 多家股东卖出千万股

  据长江商报报道,相对新三板“赚钱王”的名头,东海证券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还是其2015年的1038次异常交易。东海证券从2015年7月挂牌至今,累计发生的异常交易中,有614次成交价格明显低于正常交易价格,其中558次成交价格较前一天收盘价下降50%以上,而这些异常交易均为协议转让。

  公开资料显示,东海证券于2015年7月27日在新三板挂牌,挂牌半月之后,东海证券就遭到包括苏州和基投资在内的多家股东的大额转让,甚至有股东已经退出。

  挂牌不足10个月里,东海证券成交价格偏低的异常交易,其实大部分都是企业法人转让给自然人股东。如2015年7月29日,常州嘉科以每股3.64元的价格,向自然人孙承红转让800万股。孙承红是常州嘉科的第一大股东。

  股转系统官网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自东海证券挂牌以来,包括常州市联翔电子有限公司、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苏州和基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股东均有过超出千万股的卖出记录。

  长江证券新三板方向人士陈佳(化名)分析,作为协议交易,交易价格可以自由协商,但是由此也会带来弊病,即价格波动会很大,扰乱了市场秩序,而如果存在大股东向自然人股东低价转让股份,就存在自然人股东可以择机减持以避税的可能。

  陈佳认为,如此安排,秘密可能全在一个“税”字里:如果自然人股东低价拿到股权后再减持,只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而如果是企业向自然人股东分配红利,税收上就多了15个点。

  “间接持股股东减持规避高税负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改变减持地点、变更法人股东营业范围等,但得益于协议转让的特殊优势,新三板这一特定市场最方便和快捷的办法就是先低价转让给自然人股东,再由自然人股东择机减持。”陈佳分析。

  资产管理投资能力不复当年

  据投资者报报道,东海证券几年前在券商资产管理投资能力占据行业前列,发展快速,而如今却沉沦。

  2006年东海东风1号成立,由于2007年的大牛市和恰逢其时的打新股策略,作为债券型产品的东海东风1号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收益超过70%(债券产品超过70%是惊人的收益),到期收益73.05%,年化收益超过20%。2008年、2009年分别成立的东海东风2号和东海东风5号,虽然没有1号成立时的时运,市场开始转熊,但东海这次在风控上体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东风2号在熊市中净值保持在0.95元以上,这在大多数产品都跌去30%甚至腰斩的情况下,实属不易。

  但好景不长,2011年后,东海证券人事出现动荡,2012年6月东海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龚小祥因病离世,而东海三人决策委员会的另外两位成员——原总裁章涌涛离开了东海证券,原投资总监朱玺则调离资管部门,东海证券旗下第一只集合理财产品投资主办,为东海证券资管业务强力扩张打下坚实基础的王劲松也在2012年1月辞去了投资经理的职位。东海资管因此像失去了缰绳的马匹,各种产品业绩开始掉头直下。

  截至3月31日,成立满一年的12只偏股型集合理财产品累计单位净值还有一半跌破1元成本线,其中东海翔龙11号的净值只剩下0.5元,过去一年的回报率也亏损了49.8%。根据Wind数据,在统计区间内,12只产品中多达10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亏损幅度在15%~49.8%之间。

  债券型产品,东海证券的表现也不是很好。16只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统计期间亏损超过2.58%。不过,东海证券也在力图改变现状,去年是发行产品数量最多的券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