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山县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模式推动精准扶贫
- 发布时间:2016-05-06 12:37:1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信息南宁5月3日电(记者王勇 崔明明)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近年来,该县通过拓宽贫困户脱贫资金渠道、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或企业、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多种扶贫模式等方式,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的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2015年底,该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2.8万人减少到9.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2.04%下降到17.86%。
——建立贫困户评级授信制度 推动小额信贷扶贫
针对贫困户生产发展缺乏资金的问题,马山县在南宁市率先推出贫困户评级授信制度,并建立了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和保险分担机制,将贫困户评级授信与小额信贷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资金渠道,及时解决了贫困户生产发展的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马山县符合小额信贷条件的18560户贫困户已100%完成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6.13亿元。该县还推出了“致富贷”,根据贫困户的授信等级发放的信贷额度最高达到5万元,目前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3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46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了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信贷业务,马山县同时创建了一批信用乡镇和信用村,设立了覆盖全县各乡、村(社区)的小额信贷集中服务点,发放手机支付客户10.43万户,发展POS机特约商户985户,布放ATM机89台,转帐电话513台。
马山县财政局总会计师苏方利表示,马山县还建立了“政府+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推出以贫困户为对象的借款人人身意外保险,由政府、保险公司分别给予贫困保户补助40%、减免33%的保费,让银行安心为贫困户放贷。
——引导贫困户将土地资金入股 发展“造血”式扶贫
为促进贫困户多渠道增收,马山县积极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将集体土地、山林,农户承包地、宅基地,以及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等资源入股投入经济组织,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使贫困户从中获得分红、土地租金和薪金等收入。
记者了解到,金钗镇龙塘村巴更屯在龙塘村村支书蓝海飞的带领下,全屯户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成立了广西巴更农业有限发展公司。通过“党员+能人”带动,人人是股东,个个有分红,集中开展多种养殖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带领全屯群众科学养猪,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实现乡村环境零污染,走出了共同富裕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目前,巴更屯39户农户全部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出现了“全屯户户当股东,贫困群众当员工”的农民创业热潮。
为打造农家乐品牌,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引进马山中凯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农家旅馆3栋,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休闲养生农家乐。2015年以来,共入住游客约 5500多人,收入约35万元。根据合同协定,2017年起,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每年将从公司收益中获得15 %分红;20年租赁期满后,中凯公司所有资产整体归屯集体所有。
“目前,小都百屯形成了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方式,‘租金+劳力薪金+小额贷信贷’为入股资金的扶贫模式。”古零镇党委书记潘霞说。
马山县扶贫办副主任蓝维神表示,马山县通过将扶贫资金、社会资金等有效融合,共同打造精准脱贫孵化平台。由经济实体以企业化化的方式进行运作,贫困群众参与经营,获得劳务收入和收益分红等在内的多种收入,帮助贫困户“产连产,钱生钱”,最终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标。
——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扶贫模式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马山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子江告诉记者,马山县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形成了多种扶贫模式。通过一些成功模式的示范效应,提升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最终起到了辐射周边发展的作用。“老百姓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会踏踏实实的跟着政府干。”
“小块并大块”,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乔利乡乔利社区乔利街三队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地块小且分散,102亩地分成了185块地。街三队引导群众打破田埂,将102亩土地小块并大块,拼成8大块平整地,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合并后的土地交由马山县盛世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连片种植了火龙果、沃柑、葡萄、四季金银花、桑葚等农产品。同时,还拓展了果园采摘、农家乐、休闲观光等体验项目。
该合作社按每亩700元的租金支付给农民,并以每年50元递增,同时允许农民以承包地入股,按股分红。此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劳务获得收入,人均年收入达6000多元。
“乔利街三队模式”的成功,引得周边农民纷纷仿效,并带动周边村屯土地整合,在马山县掀起了一轮土地“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的热潮,加快了全县土地流转步伐。
马山县扶贫办副主任蓝维神介绍,目前,马山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9.6万亩(含农户之间小规模的流转)。土地流转总面积占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28.3%,涉及农户4.41万户,占总农户数的42.7%,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书为1.6万份。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区。弄拉是古零镇古零村的一个自然屯, 20 世纪50年代当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60年弄拉人开始保护植被,栽竹种果、移植中草药。80年代后弄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地上粮桑”立体生态发展模式。
立足于当地的立体生态环境特点,2008年,弄拉经济能人李荣光组建了广西第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低碳旅游,农民自愿以自己的山林、耕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从中得到股份分红,从此走上了“农户+公司”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
为加快推进弄拉旅游景区开发,李荣光筹资1700多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扶贫移民搬迁建房37.5万元,群众自筹174万元,其余全部由李荣光个人出资)在古零镇街上建设“弄拉新村”,将原来居住在弄拉屯的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合作社旅游收入按股份分配,并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人寿保险,保证了村民养老无后顾之忧,新村群众收入来源除了享受每年合作社的分红外,有很多人在弄拉景区为合作社打工,每月领取工资,让群众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李荣光介绍,弄拉屯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08年成立旅游合作社之前的3500元左右,提高到了2015年的11965元,贫困人口早已全部脱贫。
“弄拉模式”带来的巨变,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白山、古寨、加方等多个乡镇38个行政村(社区)农业特色旅游和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推动环弄拉生态旅游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马山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陆珍表示,马山县乡村旅游的触角已从景区景点延伸到了生态环境良好的最偏远、最贫瘠的山村,县级重点扶持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人数脱贫占贫困总人数的比例已达20%以上。
结合民族特色,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古朗是古寨瑶族乡本立村的一个自然屯,地处山区,土地资源匮乏,无法开展规模连片农产品种植。2009年,在当地致富能人潘国臣带领下,古朗屯群众成立了马山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马山古朗瑶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使金银花的种植在几年内,从整屯推广到整乡,古朗屯以点带面,2015年古寨全乡共种植金银花3.5万亩。
古朗屯不仅有盛开的金银花,还有古朴的民风民俗。其中就有从唐朝开始,瑶民们为庆祝丰收的传统民族舞蹈“打榔”,现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了解到,古朗屯依托金银花资源和民俗文化,从2013年开始,农民连续三年自发举办了南宁马山·古寨瑶乡金银花节,推介唱花、赏花、采花、品花和种花等瑶乡特色农耕体验。古朗屯还引进四季金银花新品种、打造瑶乡金银花公园、建设古朗屯民俗民居示范村,开发精品旅游线路。
马山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陆珍说,目前,当地已经被打造成为一个集民俗文化体验、观光旅游、农耕娱乐为一体的“绿富美”综合示范屯,实现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效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和促农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