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商办项目今起分类限购 三类人群可购
- 发布时间:2016-05-06 09:35: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通州商办项目限购看齐住宅的靴子终于落地。昨日深夜,北京市住建委联合通州区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通州区域内商办项目分类进行限购,其中商务型公寓出售对象须为“没拥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或单身人士”等三类人群,商业、办公项目只能出售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不再对个人销售。
商务型公寓购买人群限定三类
按照《通知》要求,纳入限购范围的房屋类型有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等三类。
其中,购买通州区商务型公寓的家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没拥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或单身人士;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5年(含)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换句话说,三类人群将不能在通州购买商务型公寓: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据通州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这一举措,是基于商务型公寓本质上属于区域性居住资源,属地政府有责任加强统筹管理安排,挤出这部分投机投资需求,有利于保护和满足在该区域实际工作和生活家庭的居住需要,服务区域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通州限购升级后,商品住宅市场降温,而未受限购政策影响的非住宅产品,由于刚需置业群体的外溢以及区域投资性购房的增长,一度表现火爆。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数据中心统计,3月通州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成交1867套,其中,商住房成交达到了1272套,占据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的68.1%,成交量比2月上升了317.1%,比去年3月涨幅高达1432.5%。当然,这与通州非住宅类项目供应量原本就高于住宅项目有关,另外刚需以及投资性需求的同时进入,也是推动量涨的原因。
商业、办公不可对个人销售
昨日纳入分类限购的还有新建商业、办公项目,《通知》明确新建商业、办公项目应当按照规划用途销售,只能出售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且上述单位购买后再出售时,仍须出售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即便是符合购买要求的京籍无房户等三类人群,也不可以以个人名义购买通州区域内的新建商业、办公项目。
“商业、办公类项目的配置,是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物理空间,要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认为,对于这两类项目,开发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开发、建设、销售和经营。
改变规划用途的做法,不但严重扰乱当前通州房地产市场,也会阻碍未来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城市副中心的建设。
在他看来,商业、办公用房被改为居住使用,卖给分散的个人,不仅减损区域未来产业承接能力、发展空间,也会带来人口大量无序涌入的隐患,影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长远发展,有必要依法予以规范。本次适时强化此类项目的销售管理,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对于城市副中心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短期看,将有效降低通州房地产市场热度,长期看,将有利于区域长远健康发展。
此外,考虑到政策平稳过渡,对于《通知》发布前已由居民家庭或个人购买的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通知》也明确,再次出售时可按原规定执行。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其他规定不变。
其他区同类项目是否跟进正在研究
在通州商办项目限购落地后,北京其他区域同类项目是否跟进成为另一关注的热点,对此,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看,商务型公寓属于通州特有的一类产品,其他区基本没有。居民投资炒作商业、办公类项目的现象,在通州区也相对突出,本次只针对该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类项目的销售做出规范。“但对其他各区类似项目的销售管理,也在同步深入调研之中。”
“从数据来看,除了通州存在商办项目销售过热以外,其他区域尚且处于回暖的趋势,供应量确实在加大,这跟整体供应结构有关系。”一位在大兴操盘商办项目的开发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最近一年北京高端住宅供应量逐渐增加,拉动成交均价稳步上涨,整体住宅市场豪宅化、高端化倾向正在加剧,刚需则明显受到挤压。受此影响,低总价、不限购的商住公寓逐渐走俏。今年一季度北京商品房成交量前十项目中,住宅项目仅有两个,商办项目多达8个。从成交特征来看,商办类产品领跑新房市场,3月区域成交前两位的大兴和通州,共同特征便是商住市场成交量高,分别占到区域总成交量的69%和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