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产品品牌渐弱化服务品牌亮起来

  • 发布时间:2016-05-05 02:31:0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纯

  最近一年多,我国农资行业发生了不少变化,农资电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而实际上农业综合服务却是更大的热点,广西田园推出农博士农服、诺普信打造雨燕农服、克胜成立蜻蜓农服等,而且还都是公司董事长亲自抓的工程,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农业综合服务将重构农资行业生态。

  1

  规模化生产催生农业综合服务

  2015年,我国土地流转率已达到30%,农业规模化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我认为我国将在5年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农业生产将很快进入‘大户时代’。”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在2016中国植物营养大会发言中说。

  他认为,这得益于国家层面关于土地确权、三权分置、农民合作社法的制度建设,这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土地流转,一个是金融下乡。我国农村落后的一个原因是,金融在农业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没能作为生产要素将行业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而有了土地流转,农业生产就能形成规模,金融资本才敢下乡。

  所以,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面积铺开后,有了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撑,农业生产会产生新的分工,将形成两大主体:一个是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个是农资企业转型的农业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需要农业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这将导致农资行业的重构,单个农资产品品牌会日趋弱化,而农业综合服务品牌会日益增多。”孙向东说。

  对于农资行业这种重构的问题,可以服装行业为例去理解。1990年以前,我国服装厂没有大量出现,人们穿衣服,需要去买布料、纽扣、拉链、针线,还要找裁缝做,它们都有各自的牌子。而服装厂出现后服装生产由非标准化定制转向标准化生产,实际上服装厂变成综合服务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整个行业生态发生重构,由“织布厂+布匹零售店+裁缝店+日用百货商店”转变为“布料供应商+服装加工厂+服装品牌零售店”。

  农业规模化经营后,农资行业就会像服装行业一样转型,由卖产品变身为卖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行业生态将由“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转变为“农资供应商+农业综合服务商”。其实,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农民不大清楚杜邦、先正达等国际大牌,知道的只是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品牌。虽然美国农民仅有5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为这些农民服务的从业人员却高达17%。

  2

  “农业综合服务+农资”效益更高

  对农资行业重构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判断也来自于孙向东对过去十年的经验总结。他曾是一名农资经销商,带领团队探索了“农资+合作社”“农资+合作社+农产品”“农资+农村金融”“农资+合作社+日用品超市”“农资+电子商务”等模式,但发现效果都不太好。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通过机插秧提供农资综合服务,用5个人可以做300万的净利润,这让他发现:与其用“农资+单项服务”的模式,不如用“农业综合服务+农资”模式,可以以植保机械为切口进入农业综合服务。一架植保无人机一天作业500亩左右,所消耗的农药肥料要超过一个农资店的销售量。茶园一亩地打药收费40元,成本不超过10块,农业综合服务费用可比卖农药利润高得多。而且,现在农业有规模,有不少5万亩、10万亩的订单,植保机械效率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重组了两家植保服务装备公司,一个是做植保无人机、一个是做地面植保机器人。下一步着力构建空、地、线立体化结构的植保服务体系,满足各种作物植保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孙向东说,发展无人植保机,组建飞防大队,开设7S店;研发不同于大型农机的农业机器人,目前已经有摘苹果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用药的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可以加装数据采集仪,记录作业流程和数据,形成数据云,据此制定农业服务解决方案;还开发了“农活帮”平台提供作业信息发布、金融支付、作业质量监控,实际上是“滴滴农服”。比如有1000亩地的水稻需要打药,在手机下个单,就会有人来抢单,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对于广袤农村市场,一个公司能力是不够的。”孙向东说,我们只能通过资源整合来共同推进农业综合服务,成立基金公司并购农机公司,加上智能控制系统把旋耕机改成旋耕机机器人,插秧机改成插秧机机器人;与农资企业共建农业服务联盟开发智能植保装备药剂与应用推广,与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共建植保服务大队,共同服务农户,与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共建农业生产者社群。

  3

  植保是农业综合服务的好入口

  “植保是进入农业综合服务的好入口,频繁的作业往来可以与农户建立高黏性的关系。”山东老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磊在大会发言中说,这还是存在问题的,在我国尚未进入“大户时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还不高的时候,农业综合服务怎么开展?

  “互联网+”是打破这一困局的关键。因为互联网可以重组降低农业综合服务的交易流程。仅有七八个技术老师的葡萄茄子网,通过技术的传导吸引了大批的葡萄种植户加入,采用邮购的套餐综合服务包的方式。比如防治霜霉病,就是一个肥药组合而不是单一的产品。这种交易成本非常低,农户购买价格上也要比传统农资店的售价低得多。

  “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通过互联网可以更高效地为农户提供植保整体解决方案。”刘磊说,我们开发了专门为种植户、农技推广员、农资生产企业、农资代理商、农资零售商等人群提供农业技术学习、交流农技知识的“农管家”APP,被誉为“手机里的庄稼医院”,提供植保方案、施肥方案、疑难杂症、种苗大全、真假查询、农药百科、在线急诊等服务内容。

  目前,“农管家”APP里内置了10万张各种作物病虫草害的高清图片,能够帮助用户对病虫草害进行识别和诊断。植保方案里,针对每种病虫害,提供了详细的最新用药方案,药剂方案已经接近30万个。农管家的施肥方案中有超过1500种作物品种的详尽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常规施肥、土壤修复、生理胁迫、缺素识别与防治。总体的施肥方案将达到10万个。“疑难杂症”模块整理了150种作物,5万个不同作物的疑难杂症问题,针对每种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且还有用药解决方案。

  因此,仅仅上线6个月,“农管家”就聚集4000个农技专家,服务了15万户农民,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直接对话问答。通过用户产生内容,来吸引用户,正以每天500余人的速度增加,未来靠其累计的线上强大农业用户群体完全可以重构目前农业产业链条的商业生态体系。

  链接

  公司+农场”“公司+农户”与合作供销是美国农业综合服务的三种形式,涵盖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其中,“公司+农场”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由私人公司或国有公司负责经营,农场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农产品来源。“公司+农户”的形式可以存在于多种领域之中,既可以在生产前的生产资料购买上,也可以体现在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上,但是这种关系不同于“公司+农场”。合作供销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其中专业合作社一般只负责采购、销售及物流服务;综合性合作社业务对象广泛,不但可以提供采购、销售、物流服务,还提供信用合作、互助保险等服务。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