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打击“黑一日游” 别止于末端治理

  • 发布时间:2016-05-02 14:46: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五一小长假期间,《法制晚报》记者暗访调查发现,北京“黑一日游”仍然存在。不久前明十三陵景区和居庸关长城景区81项整改台账项目刚刚完成,景区服务大为改观,但“黑一日游”仍然保持“老套路”,带领游客只远远看一眼十三陵,就开车绕到某处去购物。

  “黑一日游”一直是北京以及许多旅游城市的顽疾,一些旅游团以不合理的超低价格吸引游客参团,游客很难得到当初承诺的服务,甚至被强迫购物。有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接到非法“一日游”投诉举报32件。五一小长假“黑一日游”也未绝迹。

  笔者认为,“黑一日游”的运营自有其规律,要发现和查处就要抓住这些规律。比如,他们多盘踞在客运站周边,或穿梭在各主要景点和主要购买场所,执法人员到这些地方去突击检查,必定会有收获。

  不过,单纯的执法难以让“黑一日游”绝迹于市,执法效果不仅受限于法规赋予的处罚力度,还受限于多头执法的格局。而且,这些“黑一日游”往往在执法力度紧的时候就收敛一点,执法力度一松,他们又会“报复性反弹”,这就使得执法监管总被违法牵着鼻子跑。

  究其根源,“黑一日游”的存在是缘于有庞大的市场需求,甚至有游客明知低价团是不合理的,还是会被低价诱惑;另外,还有些游客人生地不熟,对景点、交通不了解,再加上旅游信息渠道不畅通,游客选择余地有限,这就使得“黑一日游”有了生存的土壤。

  所以,对于“黑一日游”的整治,不能简单依靠末端执法。首先,旅游监管要前置,要通过交通枢纽、住宿网点、户外广告、网络传播等多种方式向游客提供公益旅游服务介绍,开通景点游览、参团服务、服务从业机构及人员等信息查询的便利渠道,帮助游客远离“黑一日游”。

  其次,在旅游服务市场机制的建设中要“标本兼治”,建立与劳动服务价值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改革旅游从业资质管理,理顺服务报酬支付机制,促进旅游服务与购物分离,优化旅游从业环境,达到以良驱劣的目的。以往旅游行业存在的一味靠低价竞争揽客、引诱强迫购物宰客等模式,导致竞争秩序恶化,而“黑一日游”的存在则令这种恶化变本加厉。

  在混乱的旅游市场秩序下,从业者和旅游者都无法幸免。所以,一方面是管理者要做好事前审查,确保旅行社没有欺客行为,旅游从业者本身要自律,不能一味逐利;另一方面,作为游客也要对旅游产品有客观认识,不要参与明显价格过低的旅行团,并对类似情况进行举报。

  总之,“黑一日游”久治不愈,受损的不只是游客的利益和北京的旅游形象,还有游客对整个旅游产业的信心。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带着问题去看问题,监管部门、社会民众都应该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齐心协力,让“黑一日游”真正成为过街老鼠。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