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香港民生投入四年增四成 “一老”“一幼”明显受益

  • 发布时间:2016-04-29 21:24: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香港4月29日电(记者张雅诗、颜昊)“我们先去坐吊车,然后去看海豚。”今年82岁的香港市民周容与两位老友结伴游览香港海洋公园,步伐矫健,一脸兴奋。“两蚊(元)去,两蚊返,好划算!”

  周婆婆口中的“两蚊车”是特区政府2012年前开始分阶段实施的“2元乘车优惠计划”。该计划让长者和残疾人士以每程费用两港元的优惠价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港铁一般路线、巴士、渡轮等。这一计划广受欢迎,目前平均每天受惠乘客人次约94.6万,其中近83万是65岁以上的长者。

  目前香港65岁以上长者约115万人。随着高龄人口持续增加,特区政府正在将乘车优惠扩展至专线小巴。

  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扶贫、安老、助弱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在特区政府多项措施下,香港2014年贫穷人口减少至96万,贫穷率跌至14.3%,为2009年以来最低。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透露,特区政府的福利经常性开支已经从2012年的428亿港元增至2015年的597亿港元,增幅达40%。“一老”和“一幼”,面向长者和特殊儿童的支援成为亮点。

  而在本年度,特区政府的福利经常性开支预算为662亿港元。其中,安老服务的经常性开支约为7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8.5%。政府还将增拨约1.63亿港元加强对长者的照顾,包括增加320个资助安老床位和168个日间护理服务名额。

  据统计,在逾百万如周婆婆一样的长者中,约83万受惠于各项公共福利金或综援计划。自2013年政府推出长者生活津贴以来,已有近43万人受惠。此外,还有约22万人受惠于高龄津贴。

  香港特区政府提出,2016年将着力支援患有自闭症、读写障碍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去年底推出的一项崭新服务――“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目前已见成效。

  轮候特区政府资助学前康复服务的特殊儿童人数长期高企,截至3月底已超过7000人,轮候时间长达1.5年,很容易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

  有鉴于此,特区政府去年11月开始落实拨款逾4亿港元推行“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让这些儿童更快得到治疗。林郑月娥形容,这项计划的形式和规模是香港社会福利界前所未有,使在轮候名册上接近一半儿童可以即时接受服务。

  市民潘太太4岁半的儿子两年前被诊断患有轻度自闭症,他不像一般孩子那样懂得以言语表达感受,经常大叫,经常被学校老师投诉。

  两年以来,潘太太为儿子申请轮候政府资助的同时,安排他在私营机构接受相关训练和治疗,而私营机构的治疗费用高昂,她和丈夫每月收入的五分之一要花在儿子的特殊教育费上。

  自今年1月参加了政府资助的免费“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以后,潘太太的儿子得到协康会专业人员的帮助,明显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孩子的情况也大有改善,潘太太一家感到非常鼓舞:“儿子在这两三个月进步很快,肯开放自己,还在学校交了些新朋友。”

  根据这一计划,政府拨款给16家非政府机构,为有关儿童提供到校训练服务,服务名额逾2900个,覆盖450多家幼儿园。

  一直致力服务在学习和发展上有困难少年儿童的协康会,是这项计划的营办机构之一。“这项计划的最可贵之处,是孩子在轮候政府资助康复服务学额时已经能得到治疗,不用浪费时间,尤其6岁之前是治疗的黄金时期。”协康会区域经理莫惠霞对记者说,计划还加强了家庭、学校和服务机构三方面的合作,使孩子的情况能够更快改善。

  目前,特区政府已预留了每年4.7亿港元的经常性开支,在试验计划完成后立即将项目常规化,分阶段提供最多7000个服务名额,务求尽可能缩短市民服务轮候时间。

  除了上述安老助弱措施,政府从本年度开始增加经常性开支29亿港元推出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将于5月接受申请,预计惠及70万人口,将贫穷率减少两个百分点。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旨在援助经济上有困难但未被纳入社会安全网的关爱基金,动用了超过7亿港元的经常性开支。

  2016-17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数据显示,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三方面的预算经常性开支占全部经常性开支的60%。与十年前相比,这三个方面的开支增加了80%,其中社会福利的开支更增加了超过一倍。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屠海鸣认为,本届特区政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做了诸多努力。首次设定贫穷线,发放长者生活津贴,调高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以及破解住房用地供应难题等,这些举措既可谓“及时雨”,也可谓“大手笔”。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