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货币政策应寻求多目标平衡

  • 发布时间:2016-04-29 07: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张莫  责任编辑:罗伯特

  4月2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100亿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而就在此前的4月25日,央行对18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2670亿元。根据公开信息统计,4月以来,央行通过逆回购方式释放流动性达18700亿元,而通过MLF释放流动性达7150亿元。由此可见,近来,央行综合运用逆回购和MLF的方式来调节流动性、熨平资金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尽管从央行此前一直强调的货币政策框架将从数量型逐步向价格型转化、建立利率走廊的思路来分析,这种常态的形成自然而然,不过,对于始终期待央行放全面降准大招的市场机构而言,这样的常态则令他们非常“心急”。上周到本周,市场情绪发生了明显的波动,有人士担忧央行是否会收紧货币政策。本周一,在有市场传出“央行要求4月信贷压至月初计划的70%”的消息后,市场立刻骚动起来。虽然此消息最终被证明不属实,但市场对此消息的反应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下金融市场的敏感性。

  时下的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正处在一个明显的观察期。一方面,金融数据向好,CPI温和回升迹象明显,与此同时,最近以债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资金加杠杆现象加剧,以上这些理由似乎支持了货币政策可以走得更“稳”一些;但另一方面,经济虽然温和复苏,但基础还不牢固,人民币汇率虽然企稳,但此轮企稳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预期,资金外流的冲动并未被根本遏制,况且从长期来看,外汇占款下降所带来的流动性缺口仍需补充,以上这些理由似乎又支撑了货币政策仍需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下一步究竟怎么走,向左还是向右,看起来都有充足的调控的理由和目标在背后支撑。

  实际上,对于各国央行而言,货币政策制订都要兼顾多个目标,而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货币政策要承担的“责任”似乎更重,目标也更多:既要稳增长、稳汇率,又要防风险和促改革。尤其是最近两年,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货币政策在防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方面的作用被提到了一个比以往更高的高度。

  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2月在公开场合给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偏宽松”,而这个“偏”的尺度拿捏正是考验货币当局的智慧和对未来大局的判断能力。今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年,而货币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笔者认为,在多个目标平衡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更多体现适度的特点。用“松”或“紧”来概括货币政策的内涵和预测未来其走势都未免过于简单,而货币政策相机而动的特点在当下复杂的环境中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