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商品回暖 谨防市场过热
- 发布时间:2016-04-27 06:31:1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期,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持续火爆,从螺纹钢、热轧板到棉花和聚氯乙烯,各品种量价齐升,上涨“根本停不下来”。领涨的部分“黑色系”品种自低点已涨超70%。
市场人士认为,此轮行情是在经济景气、流动性、资产配置、产能供需等诸多方面因素叠加共振下产生的。行情的背景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回暖。经历数年熊市之后,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处于历史低位,不少品种价格已自高点腰斩,很多“黑色系”、农产品期货的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由此形成相对的价值洼地,吸引了股票、债券等风险敞口转移出来的大类资产配置资金,也吸引了各国量化宽松竞赛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大量流动性。随着美联储升息预期减弱,原油、黄金、铜、铝等价格都一路上扬。
可以说,此轮行情的根源是市场信心的提升和市场供需关系的转换。
一方面受益于稳增长: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GDP增速超出预期,尤其是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这些因素都必然反映到对基本面敏感的大宗商品市场,造成浓厚的看多氛围。
一方面受益于调结构:在供给方面,前期去产能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产能过剩行业供给放缓。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2015年粗钢产量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今年一季度仍为负增长。而在需求方面,诸多宏观调控措施协同发力,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速出现回升态势,制造业出现季节性回暖,都导致了大宗商品需求量增加。
在各类市场中,商品期货市场较为直接、真实地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商品市场的回暖,既可视为市场信心提升的“温度计”,也是实体经济进一步向好的“风向标”。
产品价格的强势反弹,已经体现为相关生产企业的业绩改善。据研究机构按当前价格估算,炼钢毛利率已达20%以上,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截至4月25日,公布了一季度业绩的10家上市钢企中,有6家公司利润实现了大幅减亏或同比增长。
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此轮行情在基本面、技术面上都有一定支撑,但短期内的过快上涨,也在市场层面累积起相当风险,必须加以防范。
各品种成交量、换手率快速增加,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外部资金纷纷涌入——多种迹象表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某种程度上已出现交易过热苗头。螺纹钢期货主力1610合约单日交易量2亿多吨,几乎达到该品种全年产量;由于会员集中登录,交易系统开盘甚至一度发生拥堵;单边上涨行情使以套利为目的的游资获利颇丰,而对诸多以套期保值为主的实体企业则形成了较大的逼空压力。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通过其独有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而市场的暴涨暴跌都会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其他市场相比,保证金不过几千亿元的期货市场容量偏小,同样的资金量通过杠杆放大,可能造成更大的市场震荡。虽然市场价格距历史高点尚有相当距离,但短期内行情的过快上涨,不仅会加大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增添新的过剩产能和不良债务,影响去产能、去库存任务的进度。
近日,国内几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纷纷出台措施,对部分震幅过大的“明星品种”采取了放宽涨跌停板幅度、上调最低保证金和交易费等措施,已对炒作起到了一定“降温”作用。接下来,除了在交易制度方面进一步扎牢篱笆,用“堵”的办法,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外,更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用“疏”的办法,将资金导流到实体经济中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