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自贸区建设看深化改革六大新理念
- 发布时间:2016-04-21 18:35:3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题:从上海自贸区建设看深化改革六大新理念
新华社记者 季明、何欣荣
扩区一周年之际,我国最早获批的上海自贸区以其两年半的改革试验,为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六大新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了新路标。
新理念之——系统集成
今年4月,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合署办公满一年——在浦东这个完整的一级政府框架下探索自贸区改革,是上海自贸区有别于粤津闽的地方。
合署办公,并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按照自贸区的要求改造一级政府,更加重视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耦合性。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认为,深水区的改革,尤其要重视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
以上海自贸区建设,最早提出“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个理念普及之后,政府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要实现“宽进严管”,必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高要求。“由此可以看到,现在的改革可谓一环扣一环的,内在都有联动关系。不搞系统集成,就推不下去。”王战说。
新理念之——用户体验
月月有小结,半年有评估。让企业来评价,注重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套用一个互联网词汇,自贸区改革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并据此不断推进政策的迭代升级。
去年年末,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发起了一场针对区内企业的“走千听万”活动。在上海自贸区张江高科技片区,“进口医药样品到底如何定价?征税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面对企业“火辣辣”的问题,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承诺,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如今,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在自贸区内已开始试点解决。比如,为中小新药研发企业提供生产外包服务的代工基地,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内运行起来。“研发、生产都可以外包,这将大大加速我国新药的上市速度。”华领医药董事长陈力说。
新理念之——信用监管
毫无疑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是自贸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抓手。怎么实现有效监管、高效监管,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以监管信息的互联共享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
“以前发过这样的情况,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信息不共享,一个企业这边被环保部门罚了,那边还能享受财税部门的税收优惠”。一位自贸区干部说。
为此,上海自贸区一方面推进内部监管信息共享,把工商、税务、口岸和金融等几十个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归集。另一方面,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为每个市场主体建立诚信档案,并对其信用情况进行评定分级。在分类分级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不同的监管方式。
新理念之——电子围网
除了推进信用监管,对金融开放这种复杂系数很高的改革,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探索新路。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通过自贸账户进行境外融资。“自贸账户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上面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还要建很多的服务区和加油站,让更多的车选择在高速公路而不是乡间小道上跑。”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说。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说,通过新的管理系统,监管部门运用“电子围网”的先进技术手段,从“以前坐在办公室里等企业来报材料搞审批,改为盯着计算机发现可疑行为、追着企业改。”
新理念之——底线思维
自贸区改革,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特别是金融开放创新,在国际资本频繁流动的今天,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确保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自贸区改革的底线。
根据计划,今年上海自贸区将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这在一方面,要开通正常途径,允许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坚决防止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不允许仅仅为了谋求资本利得的跨境套利、活跃金融市场的衍生品交易。
新理念之——法治引领
上海自贸区挂牌之初,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在自贸区内调整和暂停了3部法律、20多部行政法规。依法改革、强调法治引领,是上海自贸区有别于以往各类特区、新区的地方。
今年以来,为配合浦东新区开展的“证照分离”试点为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关于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试点涉及的国家法律法规调整,已由新区政府上报等待批复。
法治引领不仅是“破”,更注重“立”。对试点取得的成果,未来也有望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让改革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