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冬春连旱 干热河谷的枇杷为何丰收

  • 发布时间:2016-04-21 06:29:49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线故事

  4月5日中午,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龙华村外,整齐地停靠着十几辆卡车,不远处的枇杷林里,人们抬着一筐筐枇杷进进出出。

  “村里的216公顷枇杷即将采收完毕。”村支书杨利贵说,今年的产量与去年持平,每公顷可收入15万元。实际上,去冬今春,这个地处干热河谷的村庄遭遇了冬春连旱,气温偏高1℃,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少了三成。

  “就是借鉴了以色列做法,每年节水三成以上。”攀枝花水务局节水办主任呼正明透露了龙华村抗旱的秘诀:从2011年4月起,当地以PE管取代明渠,以微灌取代漫灌,实现了用水量减少而产量不减。

  □本报记者 王成栋

  PE管取代明渠不渗漏防蒸发,节水15%

  在村里走了一圈,除了几个封闭的蓄水池,记者没见到水渠的影子。灌溉用水从哪来?

  “顺着微灌喷头走,在地底下。”村民杨利华指了指遍布枇杷林的微喷设备。

  2010年,以色列政商代表团访问攀枝花时,提议双方在高效节水灌溉领域强化合作。趁此机会,呼正明和米易县水务局节水办主任苟正银前往以色列参观考察,见识了“沙漠中的农业奇迹”。

  省农水局农水处处长陈鹏说,出于成本考量,四川并未大规模采购以色列灌溉设备,“但我们学到了技术、模式和思路。”

  这些PE管的铺设,正是受到了以色列启发——封闭式输水,不渗漏防蒸发,且不占土地。直径40厘米的PE管,每公里成本只需要1万元左右。

  苟正银介绍,龙华村的灌溉水全部来自4公里外的昊桥水库。水库比村里海拔低280米,过往输水全靠明渠输送,输送过程中,因渗漏和蒸发,15%的水白白浪费掉。“也减轻了老百姓和水库方面的负担。”苟正银算了一笔账,此前,当地水费为240元/公顷/年,“每公顷年定额是6000立方米,实际上都用超过1万立方米水,超出部分农户要多付钱,对农户而言,水费吃不消。但水库方面成本压力也不小,这么高的扬程,抽1立方米水就得5毛钱。”

  此外,有了PE管,还免除了清淤修整渠道之苦,“往年要修一个星期,花几大百呢。”杨利华说。

  微灌取代漫灌针对性灌溉,再节水15%

  “水顺着斜坡往下淌,跟下雨一样。”呼正明记得,6年前第一次来龙华村时,村民的漫灌方式让他“直咬牙”。呼正明不满,杨利华也不太开心:我又不是专家,咋个晓得枇杷浇多少好?

  以色列的做法也被龙华村所借鉴:实施农村作物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完成灌溉。

  2011年4月底,在PE管埋入地下的同时,土壤湿度监测仪器和一座座高不足1米的微喷设备,也被悄然运到村里。顺着PE管延伸的方向,这些设备被均匀地安置在枇杷林中。

  如今,杨利华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整个微灌系统:土壤湿度监测仪器上显示具体的土壤墒情,并提出灌溉水量参照数值,操作者只需要将前述数值输入即可,“跟手机上输验证码一样,简单得很。”

  而呼正明说,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蕴含着一个灌溉窍门:根据干旱程度浇足对应的水量,“这样就不会浪费水了。”据统计,实施微灌技术后,枇杷林的节水量占15%以上。

  政策期待

  杨利华:

  希望在节水灌溉设施的管理上,能够做得更好。这些设备很金贵,又分别建在各家各户田里头,万一有故障,老百姓不知道咋个整。我看新闻里说,省里其他地方对水利设施确权颁证了,咱们的节水灌溉设施呢?是大家出钱请人管,还是落实到人头上,希望能早点落实。

  记者手记

  补水利短板走节水灌溉之路

  采访中,杨利华反复念叨一句:没有水,咱干热河谷别说致富,就是吃饱肚子都不容易。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无论是着眼于农业现代化,还是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都离不开农田水利这个基础性前提。

  有一组数据显得刺眼:四川全省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74亿立方米,占全川水资源总量的2.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七成左右,但渠系水利用率仍不足0.5。此外,还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

  数据呈现的事实是,四川的水利仍是短板。如何补强?补强后效果如何?龙华村的故事,或许能够带来启迪——运用现代科技,走节水灌溉之路,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降低成本支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