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福建长汀:“红色大地”绿意浓

  • 发布时间:2016-04-18 02:30:5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革命老区福建长汀县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但你可知道,这片红色大地曾经遍布裸露的红土,146.2万亩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成了一座座寸草不生的“火焰山”。

  为改变长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落后面貌,自1983年起,一场治理长汀水土流失的攻坚战正式打响。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正式将长汀水土流失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8年从省级财政划拨1000万元帮助长汀治理水土流失。

  “有钱还远远不够,改变水土流失的面貌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说,长汀过去人口密集,过度砍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老百姓做饭取暖全靠柴火,长期下来,本就长不大的松树都成了只有树梢有点枝叶的“老头松”。因此,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杜绝滥砍滥伐。

  策武镇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搞了30多年水土保持,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不让老百姓砍树、割草,老百姓就不能做饭。因此,第一步非常艰难。”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长汀逐步引导农民以煤代柴、以沼代柴、以电代柴。从2000年起,煤球每个补贴0.04元,建设沼气池每口可得680元补助,后来又出台了每千瓦时电补贴0.2元的政策。现在,长汀人都彻底放下了斧头,用上了沼气和电,封山育林蔚然成风。

  “放下斧头”只是治理水土流失的第一步,让老百姓“扛起锄头”,把树种上去、把水土保持住才是重点。

  扶贫协会成为植树造林的先锋。从1993年开始,南坑村凌志扶贫协会就开始在南坑村植树造林,沈腾香也以会计的身份投入了这一工作。当上书记后,她带头种上了10多亩油萘果,养了5头母猪,建了沼气池。在这种“猪—沼—果”模式下,沼气解决了做饭问题,沼液又解决了树木的肥料问题,加上政府补贴,回报很可观。村民的积极性被她带动了起来。如今,南坑村家家户户种上了油萘果、桃李、银杏等果树,人均纯收入连年快速增长。

  4月12日,记者在河田镇晨光村来油坑治理点看到,一边是作为试验区的“不闻虫声、不见鼠迹”还未治理的“火焰山”,一边是经治理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强烈的对比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艰难,也感受到了成绩的来之不易。

  “30年的坚持,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持续支持。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再次作出决定,继续实行扶持政策,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绝不收兵。”廖深洪说,30年的坚持,更离不开全县人民“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

  近10年来,三洲镇戴坊村红旗山上,不管风吹日晒,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独自承包了2270亩山地,种了1000多亩油茶。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种树能手——“断臂铁人”兰林金。

  10年来,兰林金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身体上的残疾让他干起活来比别人都要慢。身体的伤痛还可以克服,但每年40万元的投入让他喘不过气来。

  正是钢铁般的意志、“滴水穿石”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这位“断臂铁人”坚持了下来。“每年春季,太阳出来之前,漫山遍野白色的油茶花非常漂亮,成群结队的蝴蝶更是让人看着都高兴。”兰林金笑着对记者说。

  如今,政府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号召,兰林金也找到了快速致富的方向。在油茶树下的空地,他种上了100多亩生姜、100多亩太子参、150亩黄栀子,此外还种了20多亩晚秋黄梨。为了让生姜卖个好价钱,他和朋友合伙投资开办了生姜加工厂。待一切都走上正轨后,未来年收入可达上千万元。兰林金的努力和坚持将使家人过上富裕的新生活,更重要的是,戴坊村民乃至长汀百姓也都将享受到这层林尽染、绿树成荫的美景。

  如今,146.2万亩“火焰山”已经大部分披上了绿衣,长汀森林覆盖率已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2015年的79.8%,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也收获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等十几个国家级、省级生态建设荣誉。

  长汀县林业局局长巫成火从事林业工作已有十几年,这样的成就让他感到由衷的自豪。他说,通过多年来的水土治理和生态建设,如今的长汀山头绿了、产业兴了、品牌立了,老百姓也富了,既营造了生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又让老百姓共享绿色美景,“不过我们现在还不能松劲,要继续加大力度,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