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 发布时间:2016-02-29 11:19: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重庆2月29日电 题:中国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新华社记者黎华玲 于文静

  2011年3月1日,中国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为中国治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提供了法律保障。5年来,长江流域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8万平方公里。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流域内许多农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王泽文,58岁,山城重庆的一名返乡创业农民工。记者近日在长江流域采访水土保持情况时遇见了他。他穿着休闲西装,脚踩运动鞋,面色红润,眉目疏朗,与人们印象中的农民形象相去甚远。

  他所在的重庆市忠县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就有22.85平方公里,年均侵蚀量达5.79万吨,一度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受害县。

  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部,是世界第三长河,享有“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美誉。长江流域是中国生态安全的屏障,是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基因宝库”。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湖泊消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2012年,王泽文毅然选择从广东回到家乡忠县老鹳村,承包下90亩荒山,栽种夏橙、柑橘等果树。

  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

  “通过新闻,知道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治理长江,推动长江沿线发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王泽文成了返乡搞生态致富的带头人。如今,坡改梯、生产便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工程在长江一带持续推进,老鹳村成了“受益村”。

  “政府出大钱搞水利设施,老百姓出小钱栽果树,家乡环境变好了,钱也挣到手了,大家都开心。”王泽文说。尝到水土保持带来的甜头后,2014年他又新承包225亩土地种柑橘。2015年,王泽文的柑橘林为他带来了十多万元的收益。

  1989年,忠县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重点防治县。如今,全县年减少流入长江泥沙量700万立方米,极大地推动了长江生态屏障建设。

  中国在长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不仅让忠县这一个小县城蜕变。作为长江上游最大城市的重庆更是全城受益。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11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1.06亿吨,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重庆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处处长李华说:“加强重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长江流域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资料显示,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百万亩柑橘、百万亩花椒、百万亩中药材、百万亩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长江、建设美丽村镇、改善民生、脱贫致富相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重点项目累计投入116.4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8560平方公里,建设清洁小流域14条。项目区土壤侵蚀量较治理前每年减少近50%,带动特色产业发展10余万亩,120余万人从项目中受益,5万余人脱贫。

  按照已有的统计数据,2014年重庆水土流失面积比2005年减少11.21%,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83万平方公里。

  得益于近年来加快推进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当地农村出现了一批批像王泽文这样的“新农民”。

  在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返乡创业的农妇唐杨梅坦言,水土流失面积每减少一点,就意味着能种果树的土地多了几分。农民收入提高了,自然愿意回乡继续跟土地打交道。2014年,唐杨梅带头成立合作社种植红橘等果树,年收入达到数万元。

  如今,红橘种植林构成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近100公里的生态屏障,极大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春日渐近,众多农户的果园郁郁葱葱一片,圆乎乎的夏橙、红橘、柑橘满缀其间。再过一个多月,他们将迎来今年的第一季丰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