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种好管好调整好不愁没效益

  • 发布时间:2016-04-02 08:30:4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范亚旭本报记者张培奇

  三月末,在豫北滑县万古镇万亩示范方里,处在拔尖期的麦苗长势正旺。“流转的2000多亩地已经全部浇过一遍,麦苗的长势真是超过了预期,照现在来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滑县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说。

  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李鑫介绍,今年全省麦播面积达到817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且大部分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高,为培育冬前壮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为适宜。

  精心种、用心管,开局长势整体良好,有望再次丰收

  在豫南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在田地里正组织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控。“今年开春后地里的黄叶病比较重,当时以为是麦种的问题,后来在县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喷施一遍药后麦苗逐渐恢复了正常。”托管土地1.5万亩,种植2000多亩小麦的柳学友介绍。因为小麦的病虫害传染比较严重,柳学友及时把精力投入到田间管理中,丝毫不敢马虎。

  项城市国福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年国福近几日正在为返青的小麦长势而高兴。“小麦越冬时麦苗受点冻害,后来经过农技员指导后现在小麦长势都不错。”今年年国福把流转的720亩地全部种成了小麦。

  “麦田管理也有个规律,一般4月份天气转热后要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专家也说了等发现小麦生病后再去打药,不如提前防治。”年近五旬的年国福,已经种了30多年的地,在种植上是把“老手”,听农技专家指导后,每年他的收益还算不错。

  项城市农技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立华介绍:“麦播时有点旱,出苗不是特别好,后来下了点雨出苗情况还可以,去年冬季来临早,小麦苗情发育没有往年快,分蘖少,当时一类苗能占到30%以上,但是入春降雨后返苗非常快,整个项城地区一类苗能占到60%以上,三类苗在5%以内,现在小麦长势还不错。如果后期气候条件偏好,今年应该还是一个丰收年。”

  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介绍,虽然受上年冬季降温早、越冬期间气温偏低的影响,小麦整体苗情不如上年,但返青后浇水、追肥等管理措施及早到位,苗情转化升级较为理想,整体苗情与常年基本相当。

  提效率、降成本,调整种植方向,提高机械化水平

  去年全国玉米价格普遍偏低,这对种粮大户来说也释放了一个种植信号。“到现在市场上玉米价格还没上去,今年秋季除了种一部分玉米外,把剩余的部分分散种成稻谷、花生等小杂粮。”去年低价销售的玉米至今让柳学友感到很无奈,今年他希望通过提升粮食品质来提高收益。

  而年国福去年种的玉米却是高价销售的。“去年的玉米全部是籽粒机收,之后通过机器烘干,当我的玉米烘干卖掉后好多农户的玉米还没有收,而那时养殖场正是缺玉米的时候,玉米最高卖到了1.13元/斤,最低0.96元/斤,烘干机算是帮了大忙。”年国福高兴地说。

  年国福还通过减少成本投入来增加收益。“全程机械化,减少人工投入,摸索中还发现种粮不能仅仅靠高产,要讲求高品质,去年种的强筋优质麦,收下来价格就在1.28元/斤,后来都涨到1.35元/斤,而普麦只卖到9毛多。”老年琢磨出致富门道后说,“以前种地靠实打实的硬干,现在听专家指导着一方面减少了农资投入、加大了机械投入,另一方面注重了病虫灾害防治,这几年粮食产量也年年上升。”

  “去年全部种的是玉米,今年准备种1/3的大豆,因为大豆适合全程机械化管理,虽然产量低一些,但看行情可能比种玉米要好一些,其他还要种些花生。”老年对秋季种植结构已经有了一个大致规划。

  “粮食价格下跌,作为普通种粮大户没啥好的应对措施,我们托管农户土地也是在整合农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把农机资源和土地资源做一个对接,农户可以减少一部分支出。”杜焕永如今已成为滑县种植行业的领头羊,他的合作社团队比较大,除了种植部门外,下面有专门的粮食收购部门、专门跑托管和宣传的部门,还有一个施工队。

  数据显示,规模种植小麦的亩均生产收益要比散户高35%。魏蒙关表示,河南正在加快构建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农收入。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培训的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下种、合理施肥、安全用药,最大限度的降低种地成本,增加种植效益,实现节能增效。

  盼政策、盼补贴,期望国家更加关注农民,让种粮户沉下心踏实种粮

  采访中柳学友一直埋怨市场上粮价太低。去年他赔了很多,当时有把土地退还给农户的打算。“粮价低、卖粮难,让我们损失真的很惨重啊!”柳学友叹息。

  “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大户的保护政策,只有鼓励我们干农业我们才有劲去干。”柳学友说出了寄托。“农资在涨价,粮价在降,现在种植成本真的太高了,我们多年的心血押到了地上,不能让种地多的人吃亏。”柳学友担心。

  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直接导致种粮成本的增加。相关农业专家建议,要继续健全农资服务体系,加大农资市场价格监管力度,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年国福认为,现在种粮大户最缺的是仓储设施。粮价低,种粮大户的资金全部投到土地周转上了,没有多余的钱来建仓储,导致仓储条件落后,好些大户因为没有好的仓储而出现粮食霉变、品质降低的情况。还有建仓储要用地,而现在土地管理政策也比较严格,希望能对仓储建设政策适当放宽一些。

  “将来农机在种粮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农业政策也应该向这方面倾斜。”年国福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增添更新设备。“种地的人不能光靠国家补贴,只希望国家在大型农机补贴政策上放宽点,那样对咱们大户更有利些。”老年的想法很实在。

  杜焕永说:“农民种地收益很多时候与管理有关,如果管好了就不会出现入不敷出,生产中真正规模化经营后也不会出现赔钱的情况。将来种植规模大了,把周边的农机整合一下,互相协助种植,让普通农户不再盲目投资农机,不至于出现农机资源浪费。”

  “还有合作社想要发展好还需要技术含量高的人才进行管理,而人才不愿意来,合作社又出不了高价请人管理,人才引进困难。”杜焕永用人的思想很超前,因为他知道今后加工生产出的农产品需要销售,需要与外界接轨。

  作为基层农技员,王立华告诉记者,期望国家尽快建设农作物物联网,把全国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总量前期通过数据统计出来,以此来为农户种植提供参考。“全国各地总的种植面积有多大,社会需求量有多大,市场有多少缺口,都搞清楚了,我们就能给农户提供种植指导意见了。”

  采访中很多种粮大户对记者反映,目前国家对种粮补贴仍然归原承包户所有,而种粮新主体很少得到国家种粮补贴,建议改进和完善粮补政策,提高种粮补贴的“精准度”。未来在稳定种粮补贴存量的同时,新增种粮补贴要向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大户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提高和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的作用。

  四月来临,河南省气温回升快、起伏大,“倒春寒”天气普遍。河南省小麦专家组组长郭天财提示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潮来临前,及时进行浇水,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晚霜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