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医生”

  • 发布时间:2016-03-31 05:59:4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物小传

  吴合,1948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到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后方医院工作,被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1954年到陕西省友谊医院工作,在该院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在以恢复免疫功能为原则的防治反复感染、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

  “喂,你是哪里的?是要来看病吗?你的情况要当面看看。我在西安友谊西路281号,就在友谊医院隔壁的家属区。你在医院挂号后,上我家来看病,来的时候带上以前的化验单。”虽然是在自己家里,可陕西省友谊医院免疫变态反应科专家、92岁的离休医生吴合,早上8点就准时坐在客厅,接听患者来电。

  由于不慎伤到腰膝无法下楼,自去年10月起,吴合就在家出诊。

  改在家出诊后,吴合唯一的变化就是不穿白大褂了,穿一套深蓝色、宽大的居家衬衣、长裤,上身套一件老旧的灰色毛线外套,脚上是一双磨出毛球的拖鞋。

  给病人讲明白,病才能好

  吴合刚挂断电话,就有患者上门就诊了。“请坐!哪里不好?”“平日爱感冒吗?出汗多吗?多久大便一次?”“在哪里看过病?用过什么药?”“家里有人抽烟、喝酒吗?有的话病就好不了,不戒就别来了!”“不要用激素类的药。”别看吴合已是耄耋之年,可问诊时依然中气十足,连珠炮似的问题总让患者们一时反应不过来。

  面对颇有些严厉的吴合,坐了一小时公交车前来就诊的病人赵芙蓉却十分安心,因为这是第一次有医生和她进行这么深入的交流。

  “来,你翻到第17页开始念,要大声念,不要念错。”吴合先是询问了病史,然后便拿出一本书让赵芙蓉读。这本书是吴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编写的、关于免疫治疗的小册子。“激素类药临时效果很快,但因为有降低免疫力功能的作用,服用后症状会越来越严重……”书中有不少药名都是生僻字,赵芙蓉读得磕磕巴巴的,花了大约15分钟才读完关于自己病情的几页书。吴合说:“让病人读书就是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因、病情,给病人讲明白了,病才能好,才能除根。”

  “这次治疗的思路是调节免疫系统,中西结合,一定要饭中服药,也就是说,要先吃饭垫底,再把饭嚼烂裹着药咽下去,然后再吃饭。记住了没有?”等赵芙蓉都弄清楚了,吴合在她病历本上贴上一张“注意事项”。那张A4大小的纸上除了列出详细的医嘱,更多的则是关于生活习惯的健康科普知识。末了,吴合老人还在赵芙蓉的病历上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嘱咐道:“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来电。”

  “朋友推荐说吴医生好,没想到她问得细、看得细、讲得更细,我总算知道自己的病因了。”赵芙蓉说,上次她在别的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价值1600元的药,而吴医生开了2个月用量的药才花100多元,其中最便宜的一盒只要0.85元。

  为了患者,退休后仍出诊

  “吴奶奶总是告诫病人戒烟戒酒,‘烟枪酒桶’们来找她看病总少不了挨一顿批。”从小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该院宣传科何素英告诉记者。果然,44岁的患者何华军气喘不止,吴合当即让女儿拿来氯苯那敏、酮替芬等让患者服下。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吴合当头就是一顿批评:“喝酒很伤身的,你还抽烟吧?要么从现在开始戒烟戒酒,要么就不要在我这儿看病了,好不了……现在就表态,戒不戒?”患者红着脸连连表示要戒。

  “这个医生这么凶,干吗非要找她看病?”面对记者的提问,专程从延安来看病的何华军憨厚地说:“我有个熟人在她这儿看好了,就介绍我过来。吴老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你看她凶完我,不还是看得很认真吗?最重要的是,我明白她是为我好,开药也总为我们省钱。这次看病才花189元。这要是去别的医院,光化验费都不止这个数。”

  吴合说:“我把抽烟、喝酒的坏处说得越严重,患者才会越重视;至于药,在注重疗效的前提下,本来就该越简单越好。”

  看病之后,吴合的“助手”、已经退休的女儿朱建平会带着病人到医院拿药,每天都要反复多趟。朱建平说:“母亲一辈子对吃、穿、住都没有什么要求,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只要她身体条件允许,我们会一直支持她。”

  这个上午,吴合坚持坐诊4个小时,问诊时始终中气十足、全神贯注,没有喝过一口水。她说,之所以退休了还上班,是因为还有很多病人需要她治疗。

  退休后,吴合也曾去老年大学学了几天国画,但很快就主动要求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去,“看病救人才是我的生活!”医院返聘了吴合。随着她年事渐高,医院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也曾希望她回家颐养天年,都被她拒绝了,“我宁愿倒在岗位上,也不能远离病人。我没有其他的爱好,去坐诊也是对身体和思维的锻炼”。

  为能继续给患者看病,吴合还提出义务出诊,不要任何津贴和补助,只希望医院不要让她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2015年初,吴合开始义务坐诊,去年10月,因为不慎伤到腰膝无法下楼,就改在家里出诊。

  现在,吴合每天吃过早餐后,就先在电脑上查阅患者发来的邮件,然后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候病人上门。

  热心公益,做一个好人

  吴合家的茶几旁边,是一捆捆病例,那是她保存多年的。她看病时有个习惯,详细询问、记录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将病历编号造册、建立详细的病程记录,以便跟踪随访。“无论时代怎么变,好医生的衡量标准不会变,那就是有仁心、懂仁术。我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医生。”吴合说。

  除了工作,吴合还热心公益事业。在她家里,除了一摞摞的病历,还有整整两大袋信件。记者发现,这些信件大多是受她资助的贫困儿童写来的,信中有的称呼吴合老人为“吴合爷爷”,有的称呼她“吴合叔叔”。其实,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吴合老人的性别。

  1993年,吴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盲童好学却无书可读的消息后,就开始通过公益机构资助贫困学生。每次她都会将汇款单保存下来,时间长了,就攒了厚厚一沓。至今,她已资助79名贫困儿童,给多个助学工程基金会及慈善机构捐资近7万元。此外,许多救灾捐款活动,她也会积极参与。

  朱建平告诉记者,母亲年轻时多次献血,给困难病人交过医药费,献过一次骨髓,还申请登记了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吴奶奶想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将自己的一切回馈给社会。”何素英告诉记者,吴合在陕西医学界相当有名,不仅仅因为她在西北地区创办了第一家免疫过敏科,也不仅仅因为她医术高超,更多的是因为吴合老人医德高尚,她首先做好了一个人,然后才是做好了一个医生。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