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中国仍是最光明经济体

  • 发布时间:2016-03-26 08:35:00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经济增长放缓……近期中国经济的种种表征令外界出现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负面评价。“国际上之所以会有悲观论调,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中国的一些负面信息,但我看到的是更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国的负面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来解决。”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劳动经济学大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日前在由乐投集团主办的高峰论坛上如此表述。他在武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阐释道,供给侧改革、二孩政策、城市化等政策都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要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环球时报:中国经济近年增长放缓,国际上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将面临硬着陆。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怎么看?未来10年中国GDP增速达到多少是健康合理的?

  皮萨里德斯:近期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负面评论,我觉得太过夸大了,中国不会有那么大的滑坡,我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国际上之所以会有悲观论调,主要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出现了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债务水平过高、投资过缓以及一些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不过,我看到的是中国更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工业和贸易前景良好、有很好的政策举措、经济再平衡已经进行、控制赤字、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我认为人民币不会贬值,但汇率会有波动。中国目前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的收入在未来只可能不断上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需要十年。中国正在推进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增加整个经济的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的一些负面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来解决,中国经济不存在严重缺陷。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3到5年,中国仍会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体,也是最有前景和最光明的经济体。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我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考虑到中国的历史起点,中国的经济增速设在7%左右已经是非常高、非常难得了。即使未来增速降到4%,也不能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失败。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

  皮萨里德斯:中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首先要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美国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中国的5倍。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比工业更低,因为中国农业没有大规模普及机械化生产。农民拥有的是小块土地,没办法进行机械化作业。如果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买卖把小片土地连成大片,就可以整体上提高中国农村的劳动率水平。

  提升劳动率的另一个方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农业劳动力转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中国的人口就业分配比重是,45%在工业,40%在服务业,15%在农业。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不到2%,服务业占比为60%—70%。今后十年,更多中国人到服务业就业将会是一个趋势。但农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后,没有户口,很难在城市安家落户。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还存在储蓄过剩的问题,这对投资和消费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储蓄多,消费不够,导致产能过剩,工业生产效率下降,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国家需要依赖出口进行产能输出。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一般是20%—25%。中国达40%。在中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是52%,而美国是80%,欧洲是75%。中国的储蓄率应低于40%,这需要国家提供政策性支持。比如一旦人们购买了保险,就不需要存那么多钱,可以把收入更多的部分花到消费上。另外,中国的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应更加开放透明并进行松绑,金融市场最怕的就是政府干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改善中国制造品质只需20年?

  环球时报:近年来中国人的很多消费流失到境外。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品质,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促进国内消费?除了制造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什么?

  皮萨里德斯:中国今后应大力发展本国的优质产品和奢侈品牌,刺激本国人民消费国内的优质产品。意大利曾专注于制造低成本的衣服和牛仔裤,结果整个服装制造业都不行,之后他们转型,开始进行品牌营销,阿玛尼、普拉达都是意大利品牌营销成功的案例。中国最重要的是提高产品质量,达到欧洲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需要上百年时间。像普拉达提高品质只用了20年。美国的拉夫·劳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家,现在已经是知名品牌了。我相信,中国也有能力做到。

  未来,中国最需要发展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比如与智能手机相关的产品等。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首先要进行更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而不是模仿。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的研发支出是中国的两倍。过去20年,发达国家的增长大都来自数字行业,如电脑、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美国主要的巨头公司如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都是从数字公司起家的。它们对美国其他行业有一种正面的溢出效应,其他行业需要这些产品和技术才能发展。中国需要涌现更多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此外,中国未来在健康医疗、教育、休闲旅游三个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非自动化的服务行业是大多数就业的来源。

  中国甚至可以出台三孩政策

  环球时报: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将关闭部分煤炭、钢铁工厂。相关行业将会有100多万人需安置,您认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再就业?

  皮萨里德斯: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无法不关注。中国应该把不适合的传统产业完全推翻,这必然要导致大批人员失业。不要担心失业,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才是关键。他们从失业到再就业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政府需要有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对他们做一些补偿;需要进行一些投资,了解这些失业人口缺失哪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政府应给他们提供相关培训,或者让他们主动完成培训,在新的产业实现再就业。

  环球时报:在最近的人机围棋大战中,机器人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未来,机器人会对人类的就业产生威胁吗?

  皮萨里德斯:有一些行业的确可以由机器来工作,但仍有许多行业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毕竟机器是人创造的,机器本身没办法自学,一些科研、服务行业等还是需要人去做。比如,你放心让机器人来照顾你的小孩吗?

  环球时报: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二孩政策能多大程度缓解劳动力紧张?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人多,因此中国应该减少人口而不是增加人口。您对此怎么看?

  皮萨里德斯:中国老年人的数量急剧上升,大于60岁的人群占人口比例的25%,这个比例在未来40—50年内会上升。但我不认为这是危机,和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比,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不那么突出。但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中国人口无法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求,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失。中国需要更多年轻人支持高效能、高产能的经济发展。可喜的是,中国出台了二孩政策,我认为甚至三孩政策都可以出台。中国对生育的限制对发展是不利的,导致中国没办法像印度一样享有非常多的劳动力优势。当我们谈论人口多少的时候,要看国家的整体资源规模。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中国应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鼓励小城市人口迁徙。中国完全有能力管理好人口。 【环球时报记者 张妮】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