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万宝之争又现新变数 产能过剩难免大洗牌

  • 发布时间:2016-03-25 01:00: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万宝之争又现新变数华润或想保持大股东?

  3月17日,万科A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举行。这是“万宝之争”发生后,万科首次举行的股东大会。会议审议了万科A股继续停牌筹划重组事项的议案。股东会召开4天前,万科为“阻击”宝能系,引入了深圳地铁集团。这场进行了仅2个小时的股东会,是“隔空对战”9个月的宝能系与万科第一次公开直接接触。会议现场,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和宝能系,成为股东们关注的焦点。与外界预想的剑拔弩张相反,万科与宝能系的接触,更多的是“谈笑风生”。角力各方万科、宝能系、华润、安邦以集体赞成继续停牌的形式,向外界宣告目前他们“利益一致”。而向来支持万科管理层的华润集团,则出人意料地“倒戈”,对万科与深圳地铁集团合作中一系列程序性行为表示不满。这也为日后万科的走向增添了新变数。

  万宝之争成为最近财经报道的大热点。原本以为以这次会议宝能投赞成票、万宝之争会出现万科宝能握手言和、共同获益的“喜剧”收场,却又因为华润的突然倒戈让剧情走向更为扑朔迷离。华润一直是万科的大股东,也是万科事业和王石本人的最重要的支持者。面对万宝之争,人们原来把注意力放在宝能,因为这个突然闯进的“野蛮人”是万科股权结构的最大搅局者;但人们忘了,虽然没有控股权,但华润曾经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万宝和解,深圳地铁进入,无形中伤害了华润的地位。记得在深圳地铁进入之前,有报道说万科曾与华润接触,寻求注资支持,但没有回应——如果属实,也很难说万科寻求深圳地铁入驻是背叛老朋友。下一步怎么走?其实,争来争去无非是大股东之争,一种新的可能性是:华润通过谈判再注资,保持老大地位,深圳地铁则退后。在这方面出现了激烈竞争,倒是大大有利于万科管理层。资本市场最终还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博弈的结果,一定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股民可以愉悦看剧,踏实赚钱。

  家电业竞争充分市场化产能过剩难免弱者出局

  据报道,1999年7月13日上市的科龙电器在第六个交易日创出历史高位,虽然A股历经两轮大牛市,并且海信重组了科龙电器,但仍未摆脱股价下跌的阴影,16年来,股价再未达到25.40元的历史高位,截至2016年3月18日,其股价为7.4元,跌幅达7成。此外,尽管海信重组科龙后,一跃成为仅次于海尔、美的的第三家白电巨头,但高管走马灯似地更换,以及没有及时开发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业绩或许难有大的起色。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格力、美的都不遗余力地扩大空调市场规模,逐渐取得了行业龙头地位,在全球市场上掌握了话语权。而海信空调,与格力同期进入市场,定位于相对高端产品。然而当时,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奢侈品转为普通生活用品。面对普及型市场,海信并没有调整战略,而是继续秉承高端路线,结果导致海信被格力、美的远远抛在身后。没有在市场拓展、渠道建设上有效突破,导致大部分市场被抢走。

  俗语说,一步错,步步错,这话用在企业战略上,大约也不例外。想当年,海信和科龙也是风光无限,但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战略上,海信和科龙显然略输一招,现如今,格力、美的和海尔的三巨头地位,已经很难撼动。而从产业或更宏观的角度看,家电产业其实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产业调整、产能缩减势在必行。市场确实残酷无情,但优胜劣汰是不可动摇的法则,谁跟不上市场,就只能被淘汰出局。比较而言,家电行业是市场化高度发达的领域,这些年的激烈竞争,已经淘汰了不少二三线品牌,甚至一些大品牌也已经消亡。下一步,行业的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兼并甚至已经走向国际,有报道说,中国企业已经购并日本家电巨头。相比于煤炭和钢铁业,家电业较少地方政府的介入,因此,家电业的重组或产能调整,可能会更顺利些。

  大量股民多年难解套过剩产业成为重灾区

  有色、钢铁过剩产业板块成套牢重灾区,多个股票从股价最高点跌逾70%以上。如中国铝业,2007年10月中国铝业股价曾经达到60.72元的高位。而后,股价一路下滑,最低时跌至2.97元,截至3月18日,其股价仅4.53元。中国船舶,曾在2007年10月11日以300元的历史高价勇夺A股股王,然而,爬得高跌得也狠。如今该股股价在24元左右徘徊,约占高点时的1/12。再如中国石油,2007年上市,曾经创下每股48元的高位,但8年来中国石油股价走势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今年1月底,探出了6.99元的历史低价;3月18日,沪指大涨1.73%,挑战3000点,中国石油仍然以平盘报收,收报7.88元。据报道,从2007年10月17日至今,A股共有228只股票未达到前期高点,这意味着在当时投资这些股票的股民均未解套。

  大致梳理,在股市深套的股票主要来自能源、有色金属、钢铁、煤炭、采掘、地产等行业,钢铁板块被套牢的股票最多,达21家,其次是有色板块,概言之,在2007年的那波牛市中,表现非凡的“煤飞色舞”几乎成了全线陷落的深套股。这和中央最近提出的减产能的重点领域为钢铁和煤炭高度重合。也有人非常悲观地提出,这些产业除非退市或彻底转型,否则深套难解的局面将永不会改变。也有证券业人士指出,长期固守深套股票不是投资上策,及时止损、寻找新的热点才可能避免亏损扩大。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在损失70%甚至更高本金的情况下割肉,确实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决策。但在产能严重过剩、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上述严重过剩的产业很难“盼”到周期回转、繁荣重来的好日子。是需要下决心调整自己“股票结构”的时候了!

  多家企业被指原材料掺假堵疏结合需寻合格替代品

  在过去数十年中,国内的驴存栏量越来越少,驴皮价格水涨船高。与此同时,阿胶产业也成为暴利行业,但在供需矛盾下,驴皮何来?据报道,近日,打假人曾照兴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阿胶进行了检测,结果无法测出驴DNA,反而测出了猪和牛的DNA。而上海市食药监局也于今年2月底公布了一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是2015年第四季度的检验结果。其中山东一笑堂阿胶集团百年药业有限公司和河北东汝阿胶有限公司登上黑榜,因为龟甲胶产品含有牛皮源成分。据业内人士表示,所谓检出牛皮源成分,其实就是以牛皮替代驴皮生产,业内又称杂皮胶,这在阿胶产品中已经是被屡次曝光过的做法。近年来,各地阿胶厂商用驴皮下脚料熬制阿胶,或掺马皮、牛皮、猪皮甚至工业用皮、动物碎骨等的丑闻,在媒体上频频被曝光,但乱象仍然屡禁不止,而普通消费者更无从分辨产品的真假优劣。

  在暴利诱惑下大规模造假掺假,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顽症。小企业造假掺假,大企业也造假掺假;信誉不好的企业靠掺假吃饭,原来信誉好的企业经不住诱惑,也靠掺假增加利润。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对于各种“补”特别喜欢,据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迷信吃什么补什么,热衷于吃稀缺动物制成的药材、喝珍稀动物关键部位泡的酒,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据说,虎骨的成分与猪骨头差不多,犀牛角与家用牛角的功效大同小异。没有必要把珍稀动物在治疗方面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现在,养驴的少了,需求又大,假货自然充斥,需要寻求堵疏结合的治理之道。按照动物基本构成成分大致相同的逻辑推论,驴皮与马、骡的皮差别不会太大,与猪牛羊皮也会有许多相似处,适当运用,功效能差多少?能不能对替代性原料做一下科学分析,并且广而告之;在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前提下,也许还会发现某些替代原料功效可能更好。当然,要用在明处,用在科学的可替代性前提下,造假掺假是绝不允许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