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你有“拖延症”吗?

  • 发布时间:2016-03-22 07:1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  然  责任编辑:罗伯特

  “明天再动手吧”、“再拖一拖”、“截止时间是第一推动力”,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也被认为是“拖延症”的表现。拖延症存在吗?是一种病吗?有何影响?如何战胜拖延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托马斯·杜拉克维茨发现了“万有拖延定律”,证明了“拖延症”的存在。杜拉克维茨选取了10个提交时限超过两个月、每年申请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项目,而后从基金会提交申请的系统后台提取这些项目申请被提交的时间数据。结果发现,申请的提交量与项目剩余时间之间成双曲线关系,即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申请的提交量会突然增多,并且迅速向无限大接近,杜拉克维茨将该模型命名为“万有拖延定律”。

  此前,瑞典心理学家尼流·科尼和马丁·克莱茵曼的定量实验也发现了拖延症。他们记录了30个学生在21天期限中准备考试的过程,结果显示,越接近截止日期,突击复习的学生人数越多且越集中。

  拖延症不仅存在,还是普遍现象,美国德保罗大学研究调查发现,20%的人有慢性拖延症,75%的大学生是拖延症者。

  事实上,拖延症不是严格的心理学概念,通常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由于患有拖延症的人会出现自责感、负罪感,严重时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因此为心理学家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

  目前,产生拖延症的原因没有统一定论,很多研究在寻找影响拖延的因素,以找到缓解拖延的途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心理学家丹尼尔·古斯塔夫森的研究表明,拖延由基因导致,具有遗传性。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的研究则发现,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目标不切实际、过于追求完美等是诱发拖延症的因素。

  拖延或许是人类的天性,但并非不能克服。摆脱拖延症,首先要正视它,在寻求外界帮助的同时积极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些心理学建议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建立规律作息、拆分任务、增加监督等方式来缓解拖延,保持身心健康。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