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柯成兴: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需持客观态度

  • 发布时间:2016-03-17 06:0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来,中国经济增速、外汇市场波动再次成为海外各界关注焦点。就频繁出现的悲观论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和经济学教授柯成兴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需要以客观、理性态度,剖析短期数据背后的长期发展态势。

  柯成兴表示,单纯的GDP增速掩盖了中国经济的真实状态。从经济史角度来看,成熟经济体年均增速很少有超过3%的,中国长期经济增速逐步回落是符合预期与规律的。中国25年来最低的经济增速数据为6.9%,这是所有发达国家羡慕不已的数据。真正考虑经济增速下降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必须关注增量。以2005年为例,中国GDP总量为2.3万亿美元,而增速为12%;2015年GDP总量为11.3万亿美元,增速为6.9%。2015年的经济增量是2005年双位数增长时期的近3倍。如果参考2013年的劳动生产率,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意味着53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柯成兴认为,悲观论者过多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PMI长期低于行业枯荣线,而忽视了中国非制造业PMI在2015年底达到了54.4,为16个月以来的高位。这一高一低证明的不是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而是中国正在按照自身意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柯成兴表示,市场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态度凸显了短视和片面。如果将时间起点设定在2015年8月份,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确升值6%。如果将对比对象换成根据中国贸易权重确定的货币篮子,2015年底人民币币值相比于年初并未出现贬值;如果将时间起点设定在2006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已经升值了20%,相较于欧元升值了22%。

  在柯成兴看来,市场对于中国政府外汇政策存在明显的偏见和非理性。悲观论者担忧中国消耗了过多外储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认为这是对中国实体经济缺乏信心。

  就当前中国不断推进的改革,柯成兴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未来在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系提升竞争力以及互联网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其最终目标都是通过提升经济效率,促进民众生活标准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就“供给侧改革”,柯成兴认为,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产能巨大,但是需要提升经济效率。当前中国通过改革提升质量而非数量,提升产业部门在价值链条的地位。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政府同时强调需求侧的发展和配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战略消化未来庞大的产能供给。这一供给侧和需求侧配合的做法符合经济规律和各方预期。(经济日报驻伦敦记者 蒋华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