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帮我干什么?——代表建议中的数据应用
- 发布时间:2016-03-12 22:30:2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许晟、鲍晓菁)今年两会,“大数据”是“热词”。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2日,在中国人大网公开的代表建议中涉及“大数据”的有140条左右,内容涵盖医疗、打拐、农业及安全等许多领域。
帮助获救被拐儿童找到亲生父母
拐卖儿童犯罪严重侵犯被拐卖儿童的人身权利,践踏公序良俗。公安部自2009年建立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以方便被解救儿童比对找到亲生父母,但目前信息比对效果有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郑杰建议,完善全国统一的打拐DNA数据库;积极引入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被拐儿童的案件特征、儿童行为特征等规律,为打击犯罪提供新手段,并让获救被拐儿童尽快找到亲生父母。
重塑企业制造和管理
大数据可为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提供有效支撑。但相较于消费和服务领域,工业领域大数据对重塑企业制造和管理特别是智能制造的驱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业大数据应用的技术、标准、产业,制定发展路径;设立国家工业大数据发展专项基金;实施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大数据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等等,以加快工业大数据应用。
让农机工业实现智能化
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已成发展趋势,农机工业需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通过农业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实现智能控制、多机物联、精准作业、产品决策等。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等6名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智能农机大数据应用规划,建立农机行业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机大数据的协同管理和综合利用;加大对农机智能化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的政策支持等,开展智能农机大数据应用。
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为解决一些地方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层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了建档立卡。但基层往往以“小本本”方式记录,珍贵的一手资料不仅分散,信息还不完整、难以整合。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建议,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为数据基础,建立民政等多部门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将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开放,以便于专业机构作数据分析,以利于社会团体、企业等靶向帮扶,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预防慢性病
利用可穿戴式设备,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行连续性的医疗监测已成为可能。人们越来越希望提前知道自己身体潜在的隐患,提前启动医疗处置,避免形成慢性病。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建议,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多发慢性疾病,采取系统监测统计分析,构筑国家慢性病用户健康数据中心等,利用大数据预防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