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平凡的故事不凡的身手——他们是中国农机手

  • 发布时间:2015-10-22 06:32:4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2015五征·中国农机手大赛总决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上万名农机手热情参与。8月初至10月底,先后在陕西杨凌、吉林长春、安徽合肥、山东兖州举办西部、东北、中原、华北4场省际联赛,山东、陕西、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辽宁、河北等8个省份特别组织了省内比赛,20名省(区)机王脱颖而出。 11月18~20日,20名机王将与其他精英农机手在全国农业展览馆角逐“中国机王”桂冠。今天我们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故事,一起为他们加油,期待他们在总决赛赛出中国农机手的风采!

  机王名单

  天津机王张孝联

  河北机王李英晔

  山西机王杨玉鹏

  内蒙古机王 刘大伟

  辽宁机王王建飞

  吉林机王王尚乾

  黑龙江机王 王智勇

  江苏机王朱国正

  安徽机王韦 海

  江西机王杨建华

  山东机王郭波波

  河南机王李东旭

  湖北机王李春伟

  湖南机王郭少福

  广西机王覃福仁

  重庆机王邓潇潇

  四川机王李和建

  陕西机王郭新兴

  甘肃机王杨德友

  宁夏机王刘永祥

  李英晔:坚守21年只因热爱

  39岁的“河北机王”李英晔,18岁那年便开始跟着父亲干起了农机,边开拖拉机,边跨区作业。谈到这21年来的农机岁月,李英晔对自己的总结就是两个字:热爱。

  李英晔所在的深州市西李秋村,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为了让村里每家每户的粮食有人收割,李英晔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村子里年轻人愿意干这行的不多了,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土地也是家园的一部分,我有义务来为村民服务。”

  谈到今年的秋收,李英晔说,“现在合作社承包的土地很多,今年粮食产量也比去年高了很多,有时候要连续24小时在地里收割,但能为乡亲们更好地服务,苦点累点也值。”

  谈到这次参加农机手大赛,李英晔说,“那都是带着真本领上场比赛的,平常我们合作社集中训练得很少,都是自己靠多年的技术总结出来的。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农民,能够借这个大赛展示自己的技能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第一次穿上比赛服觉得身为一个农机手很自豪,开着自己喜欢的农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

  杨德友:平凡做人踏实做事

  来自甘肃的杨德友以前在外地工作,最挂念的还是家中的老父亲,为了能够每天照顾父亲,做到尽孝的责任,他放弃了继续外出的机会,留在了老家干起了农机。

  因为从小到大和农机接触的机会不多,杨德友拜师傅学艺,一点一滴从零开始干起。他坚信勤能补拙,通过刻苦的学习,这几年他的驾驶技术也越来越高超。

  听说了中国农机手大赛之后,杨德友踊跃报名参加,一来给自己这些年一个技术总结,二来也是给父亲有个交代。下定决心之后的杨德友刻苦练习,比平日更多了一份耐心和谨慎,他反复研究去年参赛选手的视频资料,摸索技巧及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德友凭借着平日里的留心揣摩和良好的心态,总成绩稳夺第一名。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老人家开心得合不拢嘴。

  现在杨德友也加入了农机合作社,每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忙忙碌碌地为着自己喜爱的事业打拼着。问到他的梦想,这位朴实的农民回答说,要靠着自己的努力为家里改善生活,踏踏实实干好每一天。

  王建飞: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来自辽宁的王建飞,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他质朴率真的品性。今年是他从事农机行业第11个年头,他用一颗朴实百姓的情怀辛勤耕耘,默默守候着千年传统耕作精神。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王建飞认识到干农机要跟着大环境一起发展。过去的机器特别落后,马力不足,开着费劲,收割的时候看着大片的土地,王建飞心里着实发愁。再加上农村和外界的沟通也不畅,当时用的都是最保守的办法来收割庄稼,农民们不懂什么叫机械化生产作业。

  “现在国家农业发展的脚步真的非常快,我们村里现在基本开着大马力的农机收割耕种,人省劲儿多了,地也耕得更平整,粮食产量也高了不少,那是过去不能比的,我自己也买了新的农机设备,开起来真的和之前的差别很大,这几年我深有体会。”王建飞深有感触。

  现如今王建飞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让王建飞有了更多认识和思考。“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准备多承包一些地,好好干,和时代一同进步发展,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朱国正:开着农机奔小康

  朱国正来自江苏淮安,凭着多年过硬的农机驾驶本领,他在2015年中国农机手大赛中一举夺得“江苏机王”的称号!

  1999年,刚初中毕业的朱国正便开起了农机,多数时候都是帮着别人干活,赚的钱也不多,仅能补贴家用。后来,朱国正离开家乡,到外地四处打工。他去过安徽,一路走到河南继续农机收割,不辞辛苦地从天蒙蒙亮忙到天黑,出外打工的过程很艰难,但他不抱怨也不退缩。经过几年的吃苦历练,朱国正结束在外的漂泊,回到家乡踏踏实实地大干一番,他的事业也进入稳步上升期,承包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添了很多新的设备,经营理念也在不断调整,抱团合作实现了双赢的好局面。

  在这次比赛当中,朱国正把这几年来学到的经验熟练地运用到比赛当中,“既然要干,就要干得漂亮!不给自己留遗憾,享受比赛的过程!”

  朱国正说,现在家乡农机化浪潮一年比一年强,吸引了不少返乡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希望村里年年都可以出一位“机王”,大家一起开着农机奔小康!

  张孝联:农机是我的“好兄弟”

  今年55岁的“天津机王”张孝联谈起他的农机往事就像回忆一位老朋友一样,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在了里面。“人已中年,但是心态不能老,不服输才能有拼头。”这是张孝联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便来到生产大队开起了手扶拖拉机。师傅看他学得快,办事效率高,推荐他考取了驾驶资格证,在当时他是第一批拥有驾驶资格证的人。在生产大队这八年的实践中,张孝联的农机技术节节攀升,从最初的小农机开到大农机,再到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孝联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对于张孝联来说,就是兄弟一般。“开了好几十年车了,偶尔哪天不开,我还真不习惯。”他打趣地说到。每天跟他的“兄弟”在一起“沟通”、“交流”,张孝联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

  现在他正在积极申请天津示范合作社,他开心地说:“国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很支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补贴也很多,土地流转在当地也不是梦想了。这次大赛也给了我十足的信心和动力,合作社要越办越好!带着大家伙儿一起致富!”

  韦海:“菜鸟”机手勤学好问

  1981年,韦海出生于安徽蚌埠市固镇县,他正式接触农机要从去年的10月份说起,那时刚回到老家没多久,邻居的一席话让正在筹划工作的他顿时有了新的思路:“农机手这个行业现在正在发展中,国家对农机补贴的力度很大,未来的发展前景不错。”

  农机手这个职业韦海之前只是听说过,他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觉得这个行业可以尝试,之后他便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拖拉机,开启了他新的职业生涯。

  虽然他是新手上路,勤学好问是他最大的优点,韦海在合作社成长得很迅速,不到一年,他的操作技术已经和驾龄5年以上的老机车手不相上下了。平日里他工作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力求达到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合作社里的农机他更是定期检查维修,还抽空不断学习新的农业政策。

  现如今,很多年轻的“90后”也加入了合作社。对比前几年的外出打工,韦海觉得还是老家亲切,干农机虽然累点,但是很自由,而且学到的经验是社会上别的工作所体会不到的。他准备今年再多承包一些土地,看到五谷满仓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馈。

  覃福仁:为爱承诺幸福耕耘

  来自广西来宾的覃福仁,干上农机这一行是为了对妻子幸福的承诺。2004年覃福仁刚结婚没多久,很为以后的生活发愁,他不希望妻子日后跟着自己受苦受累,决定给她一个幸福的家。那个时候他的经济不算富裕,贷款2万元买了一台二手的拖拉机。刚开始的时候技术不娴熟,状况连连发生,而拖拉机出故障也是常有的事情,需要不定时检查维修,这也让覃福仁忙得团团转,焦头烂额。

  辛苦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好几年,覃福仁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尽心尽责地干好眼下的事情,用汗水和艰辛在广袤的黄土地上践行着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11年来一点一滴的付出,也换来了今天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

  这几年覃福仁的生活越来越好,干农机收入也越来越高。覃福仁说,通过这次农机手大赛看到了实力更强的各地选手和先进的农机具,也看到了国家未来农业的发展。现在赶上国家的好政策了,要更加脚踏实地干好眼下每件事情。

  李和建:心若在路一直都在

  “四川机王”李和建1981年出生于四川广汉市,早在十年前,李和建家里的亲戚就在干农机。但由于当时的他缺乏经验,去了没多久便辗转到一家皮鞋厂干了十年。2011年,李和建从皮鞋厂辞职回到了老家。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台东风604拖拉机,父亲很担心他干不好,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大家看。

  刚开始下地干活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广汉市种植蔬菜的农户较多,他们都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也有自己的固定市场,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既然选择,就要坚持下去,别人付出十分努力,李和建就付出二十分、三十分的努力。所有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都是他自学完成的,每天近400亩的土地全部是他一个人收割,就这样,他一步步突出重围。

  看到今天李和建努力打拼出来的一切,家里人很是欣慰。李和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里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他正在为成立自己的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梦想拼搏着。“想成功就得不停努力,这条路我才走了一半,但是心在,路一直都在。”李和建坚定地说。

  郭波波:传承突破再发展

  秋收的季节到了,郭波波每天作业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问到今年收成如何,这位朴实的汉子笑着说道:“不错!每天辛苦点也值得了!”

  郭波波是山东汶上县人,父亲是就是一名老农机手。看到郭波波对农机有天赋,父亲决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新一代农机手。父子俩成立了雷沃农机合作社,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土地流转面积,增置了新型的农业设备,现作业面积近3万亩,农机设备60余台。

  去年郭波波和冠军失之交臂,今年终于以285.89分的好成绩获得了华北省季联赛的冠军,成为山东机王。这次的大赛让郭波波感触颇深,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不断突破自己,学到了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全国各地的农机手朋友们。前不久郭波波就和去年一起参加比赛的河南选手签订了一万亩小麦收割合作订单,这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让他的作业区域进一步扩大。

  杨育鹏:子承父业自信出征

  “山西机王”杨育鹏出生在晋城一个农机世家,家庭的氛围造就了杨育鹏对农机的热爱,看看别人的操作,自己上车就能开,看几遍别人怎么维修,以后机械出毛病自己就能搞定。

  从2010年开始接手干农机,这5年的农机作业使他积累了不少经验,收耕、播种、施肥,样样精通,操作技术也是越来越熟练。这次参加农机手大赛虽然杨育鹏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驾驶操作的农机和自己以往操作的也有一些区别。但他及时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很快就适应了过来。靠着平日里积攒的操作经验和比赛过程中的沉着冷静,他一步步完成了所有的项目,登上了领奖台的宝座。

  问到他得奖之后的打算,杨育鹏计划成立自己的农机合作社,规模再办得大一些,日子越过越好!

  李东旭:农机路上勇往直前

  “河南机王”李东旭,常常亲切地称农机为“兄弟”。

  李东旭是许昌人,初中一毕业的他,摸爬滚打,各行各业都干过。“我没什么学历,八岁就会开农机了,那时候年纪太小,贪玩也没有坚持下来。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因为我生来就是与黄土地为伴的人,祖祖辈辈都是种地出身,我去过很多地方,还是感觉老家亲切,做农机有前途。”他说。

  每次跨区作业完,大家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肯定他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那一刻,作为农机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农机了,我现在干劲儿十足,趁着还年轻,学习的机会有很多,我要好好把握机会,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李东旭说。

  农机给了他人生的梦想,因为自身执着的态度和刻苦能干的精神,这几年他的技术本领有了大的飞跃。参加农机手大赛让李东旭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路途中,他更有信心一路勇往直前!

  杨建华:单枪匹马闯出一片天

  “江西机王”杨建华2005年开始从事农机这个行业,没有师傅引导、没有亲朋好友介绍,自己单枪匹马闯出了一片天。他承包了2600亩土地,靠着他的勤奋,一家人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农村就靠着土地来生活,我既然选择了跟土地打交道,那就要热爱她。都是工作嘛,用心干好它才能出成绩。只要能吃苦,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杨建华开心地说道。

  杨建华有着自己的工作理念:快乐工作,享受生活。很多人都觉得干农活枯燥又辛苦,杨德友觉得产生这种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打消积极性。

  到了收耕的季节,工作量很大,每天要作业8、9个小时,但是杨建华很享受作业的过程。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心态第一,工作第二,心态放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郭新兴:快乐自由的农机手

  1975年,郭新兴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区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出色的农机手,郭新兴16岁初中一毕业便跟随着他的父亲开始学习,开启了农机手的生涯。

  在许多人眼里,干农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在郭新兴看来,干农机是快乐和自由的。“很多年轻的劳动力都走了,土地还需要人去耕种去收割,农机事业日后必有大的发展前途,我这一干就是25年。”他说。

  从1990年添置的第一台泰山五菱农机开始,到现在成立了自己的萌辉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到了农忙的季节,同他签订订单作业的农户络绎不绝。

  郭新兴对未来农机行业有独到判断,“过去农民热情不如现在高涨、机械设备都比较落后,难用不说效率也提高不上去,农机人才短缺,一度陷入了死循环。而现在,一台上万元的收割机,一户农民就可以独立购买,真是今非昔比啊。现在国家政策不断变好,农机行业一直在持续平稳的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开展,农机手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很乐观,令人期待。”

  邓潇潇:开农机挺时髦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向往去大城市发展。然而,有这么一位年轻人,偏偏要扎根农村开农机,他便是“重庆机王”邓潇潇。

  1990年出生的邓潇潇,初中一毕业便走南闯北,看到家乡的农机行业愈发红火,他决定回乡开农机创业。邓潇潇勤学好问,敢于推陈出新,用他自己的话说:“农机也可以年轻化,开农机挺时髦的,有朝气有活力。”

  邓潇潇和十几名兄弟耕种了4600亩土地,他们的农机合作社被乡亲们称为“最有活力的农机合作社”。邓潇潇说:“现在农村种粮主力年轻化,中青年占了多半,这也是时代的一种变革。年轻人敢于尝试新的方法来经营合作社,不但会种粮,更会动脑子用巧劲儿种粮,从单纯的农机服务者转变为种植者、经营者。”他经营的合作社打算发展旅游业,在地里种上油菜花,来年的时候成为一片观赏花海的风景区。

  李春伟:做一个出色的合伙人

  “湖北机王”李春伟从1993年开始接触农机,如今成立了拥有4000余亩地的合作社。他不但是位技术精湛的农机手,同时也是位出色的合伙人。

  回想起创业初期,盖厂房、买农机、找合伙人,合作社开始有了雏形。但是要怎么发展好才是最大的困难,李春伟经常召集合作社社员开会商量,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常常忘记吃饭。

  李春伟深知合作社要发展,社员团结是基础,而社员的个人素养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除了平常在田间实践操作过程中,督促社员之间要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农机操作技术水平外,他也会定期给社员进行相关农机知识培训。

  李春伟认识到一个合作社想要发展,一定要跟外界多沟通了解,汲取有用的经验,才能带来新的思路和想法。“参加农机手大赛得不得奖都是次要的,我是从合作社走出来学经验的。我是代表合作社出征参赛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整个农机合作社。”

  刘永祥:“十年磨一剑”成机王

  刘永祥来自“塞上江南”的宁夏,早年刚开始干农机的时候,并不顺利。坎坷的作业经历一点一滴在磨练着当时的热血青年。在十余年的农机手生涯中,日复一日地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收割耕种。从当年的生疏操作再到如今的冠军“机王”,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刘永祥今日的成绩一点也不为过。

  “开农机这么多年锻炼了我的意志力。我经常外出干活,有时候工作一天中午的时候就下车吃个午饭,困了就靠在操作间休息一会儿继续接着干活。”刘永祥说,现在公司他也入了股,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要带领手下的兄弟们一起走出一条致富路,把承包的土地尽职尽责保障好每年的产量。在外辛苦一点不要紧,能够让家人过上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刘永祥说:“不少人对农机很陌生,其实一旦接触就会喜欢上它。每天开着农机来回耕种,我的心里很满足。农机制造现在很先进了,作业很轻松。”

  王智勇:大学毕业投身农机事业

  “黑龙江机王”王智勇出生于黑河市,大学一毕业便进了家庭农场干起了农机手,当时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一个年轻大学生会投身农机事业。一晃多年过去了,如今提到他,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夸奖。

  王智勇大学时期的专业就是农业机械化,操纵农机算是比较上手的事情。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接手经营农场的任务对他来说又是全新的考验。王智勇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农场发展初期,地处闭塞的山村,每逢下大雨,泥泞的山路根本没办法通车行走,交通生活都十分不方便。这可怎么办好呢?王智勇三思之后决定先修路,再致富。他带领农场兄弟们将泥洼不平的山路修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路修通了,村子和外界的往来密切了许多,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

  在这次的农机手大赛当中,王智勇表现得沉着冷静,凭着过硬的技术,最终夺得机王。王智勇总结道:“每天在地里开农机,不能为了应付差事草草了事,我热爱这项工作,从细节入手让自己不断提高水平,想要发挥出好成绩还是得靠平日里的技术,慢工才能出细活。”

  郭少福:兄弟联手谋发展

  “湖南机王”郭少福是开小农机出身的,那个时候的农机事业不如现在发展这么好,他曾到海南打工。2007年,听哥哥说老家的农机事业开始起步发展,郭少福前思后想决定回家专心开农机,既可以学习技能,条件成熟了还可以开办自己的农机合作社。

  买到了新的农机,他便开始下地劳作。2010年,郭少福和哥哥一起开办了农机合作社,承包了2000多亩的土地,两个人互相鼓励、探讨技术经验。

  郭少福深知干农机这一行的不易,也常常鼓励合作社的社员们要齐心协力才能把合作社创办得更好。郭少福说合作社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和国家好的农业政策是分不开的,在合作社就是为了能够干点实事出来,带动老家地区的农机化水平整体提高,不断地提高粮食产量,让周边的百姓都能致富。

  王尚乾:致富路一起走

  “吉林机王”王尚乾来自农安县。2010年,王尚乾退伍后,和父亲、叔叔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经过5年的发展,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不断有村民要求入社。

  王尚乾对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自己模范带头每天持驾驶证上岗,提高机手的职业意识。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整体的学习氛围,让大伙儿打心里开始重新认识手中的工作,现在合作社的兄弟们每个人都考过了驾驶资格证。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周边的乡村。农忙时经常在外地作业。取得现在的好成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王尚乾一直在强调一句话,一个人富不叫富,乡亲们一起富那才能叫富。

  王尚乾认为,农机手大赛这个平台,参赛机手们各自分享宝贵的人生经验,有助于提升行业的专业化、素质化水平。他自豪地说:“农民也有梦想和尊严,也要走出自己的光明大道,活出精彩的自己,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刘大伟:选择了就倾力守护

  去年刘大伟参加了中国农机手大赛,但没能夺得冠军。今年刘大伟又一次走进赛场,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比拼,夺得了“内蒙古机王”的桂冠,弥补了去年的遗憾。

  在这成功的背后是他备战一年来所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刘大伟对自己有一股执着的“狠”劲,在日常作业中他讲究精益求精,技术细致到位,容不得自己出一点点的小差错。因为可能不经意的失误,就要断送自己这一年来的辛苦努力,他不断告诉自己:选择即负责。

  刘大伟爷爷那一辈的农民企业家,吃过太多的苦,吃不饱,穿不暖,解决温饱是每天的大问题。刘大伟的爷爷是一个有着长远规划的人,勤奋刻苦倾注于农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出了成绩,手把手地交给了刘大伟的父亲,如今父亲又交到了刘大伟手里。刘大伟深知这是三代人的感情积淀,农机就是自己的命脉,自己更应该用心传承好这份事业。

  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过波折,受到过阻碍,但也慢慢走向规范,新盖了库房和会议室。谈到今年的打算,刘大伟说希望自己的合作社能够越办越好,路越走越长!

  本版内容由中国农机手大赛组委会提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