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提品质,满足市场新需求

  • 发布时间:2016-03-09 16:27: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崔丽李琭璐

  刚刚过去的春节,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礼盒卖得一天比一天火,即使价格比别家草莓高出了一截,仍然供不应求。理事长崔维国很开心:“我们鑫城缘的草莓品质好,所以价格高。”从不知道品牌为何物到齐心协力来保护,从只知道“农药管事儿就使”,到现在熟练掌握绿色防控技术,这些年一步步的摸索和进步让崔维国和社员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品质,才有好销路。

  现如今,人们生活好了,收入高了,一方面,消费者的舌尖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农民们辛苦到头,种的大路货卖不上个好价钱。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今年“两会”,如何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成为了代表委员们讨论的话题。大家认为,需求倒逼生产形势紧迫,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全产业链建设,加大科技和组织创新力度,才能既让消费者满意,又让农民兄弟增收。

  提振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品质

  “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卖得特别贵,可即使贵也有人买,这就是老百姓追求农产品品质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认为,现在,消费者不仅讲究食品安全、无污染,还要好吃,有味道,枣要甜一点,米要香一点。作为科学家,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努力追求使农产品的品质更好。

  目前,“舌尖上的安全”仍是人们心里的痛点,海外代购奶粉不时见诸报端。针对这一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我国消费者的钱袋子鼓了,购买力提高了,这是好事。另一方面,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的性价比和差异化做得还不够,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还要下大功夫加强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才能提振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的消费信心。

  “我们做过对比,一般的西红柿跟品质好的西红柿比,一斤相差了两块钱。”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笃定认为要搞精品农业、特色农业。这两年村里逐步淘汰了比较落后的品种,按照市场的需求,多种了一些品质比较好的农产品,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提品质不仅是顺应消费需求,更是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看来,1吨优质水果的价钱超过了几吨一般水果,比如广西的柑橘就优质果优质价,果农们学会了控制产量,把品质提上去,减少了市场的压力,果树也更健康,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要符合消费者对质量安全、品质、口味各方面多样化的要求,才能够适销对路,才能卖得出去。现在,恩格尔系数在降低,人们吃得精了。进一步来说,中高端人群有多少?他们的需求有多大?应该进行哪些消费引导?”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这些问题值得细细研究。供给侧要和消费侧紧密结合,还要做很多扎实的调研工作。

  依傍绿水青山发展特色优质产品

  说起卖粮难,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心情很沉重。“种种问题反馈给我们,不能再单纯追求粮食产量了。生产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是市场有需求,生产不上来,市场上不需要,提供了一大堆。长期以来,为了努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我们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有一些现在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意味着过去的有些做法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比如大量消耗资源的方式,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要通过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组织,来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保护好土壤、水等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杜绝有害物来源很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很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山好水才有好产品,保护和整治水土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万连步建议,采取改良、提质、增效、修复等综合技术,恢复和提升土壤的作物生产能力,消除土壤污染。同时,加强水肥一体化、化肥深施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应用,化解化肥过量施用问题,达到绿色丰产。

  “我国农副产品不如国外的确实有,但是面积广阔、生态条件多样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有很多有特色的农产品,可是这些年来保护挖掘得不够。”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夏庆友认为,要挖掘和保护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生态条件是独特的,品种是独特的,文化和加工也是独特的,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差异化、多样化、有特色的,肯定会符合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而且容易打出市场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产业链建设一环都不能少

  从单纯追求数量增产的温饱型,过渡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等要求的小康型,农产品生产不仅需要调结构,需要生产方式转变,更需要从源头到流通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和重塑。

  “生产优质农产品要有全产业链的质量体系建设。包括好的品种、好的投入品,好的管理技术,整个生产流程要标准化、规模化,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体系,透明、可追溯、让消费者放心,技术和制度都需要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也持同样观点,他拿养羊打比方。他说:“一个传统农民,一个现代农民,都养羊,传统农民选品种的时候,你告诉他这个羊好,一年可以产3胎,他就买了。现代农民跑了很多地方,选了一个很好的品种,产仔率没那么高,但是生长比较快,出肉率高,品质也比较好。在养殖的过程中,这个传统农民发现问题了,羊长得慢,卖出的价格又低,收入也低,而且规模也小,现代农民养了好几千只,所以从品种的选定、饲养方式、规模大小、饲料取得、管理营销等方面,使产出的羊肉品质都有很大差异,从而农民收入也有很大差异。而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差异的一个表现。”

  “工厂化生产的豆芽,是在无人、无菌、自动化喷淋情况下自动恒温生产出来的,就像是孵小鸡一样,非常严格。小作坊生产的豆芽,设施简陋,环境恶劣,甚至有非法生产者在泡豆池里添加化学添加剂,看着真吓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拿豆芽举例谈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宋丰强说,目前一些省市制定了有关豆芽的安全生产标准,但因地域性限制而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他建议,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还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力度,把农产品安全和违法者的“身家性命”牢牢捆绑在一起。

  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很重要

  “提升品质很重要的是要运用科技手段,不仅要提高数量,也要提高质量,有科技含量了,良性循环就来了。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和各种要素整合以后,就能推动产业发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正大集团副董事长杨小平这样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多次提到用新技术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比如依靠互联网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全程追溯,用的什么品种,施多少肥,打多少药,每天长了多少量,增了多少重,都看得出来。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等途径,了解到自己吃的东西是怎么来的。要建立这个类似大数据库的系统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各级农业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可能在‘十三五’的末期建立起来,最后要靠市场的力量让农业从业者主动加进来。”

  全国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认为,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还是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经营,所以无论是所用种子、化肥、农药的品质保证,还是土壤、水源质量的检测保证,以及种植过程中间的一些标准都很难保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第三方力量介入到农村去,在技术标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把控以及流通领域的规范层层把关,最终才能够真正实现农产品品质的改善。新的市场主体发育成功了,相对来讲,监管起来也更容易了。

  在供需关系中,产品是核心、是王道。在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有效满足消费需求这两方面,目前我们都有所欠缺,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使农产品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