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央行副行长“心里有底”

  • 发布时间:2016-03-06 20: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曾鼐)股市、汇市波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的综合国力有抗风险能力,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管控,“心里是有底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当天举行全体会议。陈雨露会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国也正在进行去产能、去杠杆等结构性改革,各种复杂因素叠加,增大了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但他表示,中国有自己的优势,有能力管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他说,不仅不希望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也不能让金融风险的积聚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系统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系统,因外部因素的冲击或内部因素的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从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陈雨露表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随着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业务等新业态发展,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他说,今年将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秉持公平竞争、穿透式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原则,识别风险点。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当天他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SDR),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目前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份额仍然较小。据介绍,综合计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约占56%的份额,欧元占24%,人民币只有3.5%。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道远、甚至是艰苦卓绝的”,陈雨露说。

  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最根本在于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未来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他举例说,历史上英国、美国分别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实现经济起飞,使得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

  “供给侧的深入改革,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他认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稳定基础。(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