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巧手织出新生活

  • 发布时间:2016-03-02 03:53:1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展示在《经济日报》记者面前的羌绣作品名为“羌绣情缘”,姹紫嫣红的牡丹富贵华丽,翩翩起舞的蝴蝶生动美丽。

  “这幅作品我花了3个多月时间才完成。”羌绣作者陈云珍说,曾有人出价6万元收藏,但她没出手,“在手上摸久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似的,舍不得了”!

  生长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陈云珍,从小就对羌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这方面,她妈妈对她影响最大,“记忆中,妈妈总是在不停做羌绣。她的手艺在我们当地最好,绣之前都不用画样儿,直接就绣,还活灵活现的,真是一绝!”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陈云珍9岁时就有了第一件完整的作品。那是一双鞋垫,绣的是一朵紫色的花儿。

  2003年,她所在的羌寨建起了新寨,取名五龙寨。五龙寨开寨后,旅游业迅速兴起,迎来各地游客。开寨没几天,一位浙江游客就看中了她围在身上的围裙,非要买走。“一件围裙卖了550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陈云珍回忆起来激动不已,“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以前我们只知道羌绣是我们羌族人不可缺少的物品,不知道其他人也喜欢,更不知道还这么值钱。”

  在北川,很多羌族姑娘和陈云珍一样,从小就学习羌绣。待到出嫁时,各式绣品摆出来,常常要摆满10多张八仙桌。可这些绣品,除部分得到使用外,许多只是偶尔拿出来看看。

  已是寨子里妇女主任的陈云珍很快成长为当地有名的绣娘。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姐妹们组织起来,让羌绣成为特色旅游产品,让山寨尽早脱贫致富。

  在陈云珍的带动下,寨子里的姐妹们一边拿出压在箱底的绣品出售,一边与陈云珍切磋,绣出许多优秀作品。五龙寨的羌绣一时远近闻名,很受欢迎。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羌绣艺术遭到巨大破坏,大量羌绣精品被埋于瓦砾之下。拯救这一古老艺术成为当务之急。在有关方面的组织下,陈云珍等一批技艺精湛的绣娘担起传承羌绣的担子。此后几年里,她穿梭于北川各个羌寨之间,火堆旁、讲台上,都能见到她为传承羌绣忙碌的身影。

  北川把羌绣作为解决留守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政府扶持、技能培训、产业培育,初步形成了以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陈云珍成为发展羌绣产业的积极响应者和推动者,先后在北川禹里乡、安昌镇等地举办学习班,培训学员5000余人。她带出的徒弟中,不少人成为新一拨骨干,带动更多妇女投入羌绣生产中;有的还成长为羌绣的传人,带出更多学生。

  “羌族妇女勤劳、家庭观念浓厚。如果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既挣钱又顾家,那该多好!”陈云珍说,只要把羌绣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完全可以做到“几不误”:不误农活,不误养家,不误挣钱。在陈云珍的带动下,不少羌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做羌绣,每年收入过万元。

  教学相长。在绵阳市首届羌绣大赛上,陈云珍获得第一名,评委称赞她不仅绣出了羌绣的精美艳丽,更绣出了羌族史的沧桑、羌文化的灿烂。她还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

  近一两年,羌绣遇到了发展瓶颈,销量远不如前几年。去年,在当地政府部门安排下,陈云珍到上海学习了“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中”。

  “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陈云珍感慨道,羌绣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毕竟是地域性的,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必须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

  “比如说,在图案方面,羊角花、羊图腾等是羌绣传统的代表,不能失传,但在色彩上要改进;材料更要改进,以前都是粗布、麻布,这些布料穿在身上已不合适;在风格上也要改进,要有生活装、盛装等多个系列。”陈云珍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陈云珍说,从上海回来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对羌绣进行改进创新,把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也动员起来,尝试用IT技术改进图案、样式等,“羌绣艺术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