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首座海上核电站将由湖北造

  • 发布时间:2016-03-01 16:29:25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通讯员刘军青)未来,在我国广阔的海疆,将拥有能浮在海上或潜入海底的核动力平台(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岛礁、过往船只提供电能保障,实现“海洋绿色开发,清洁能源先行”,而首座海上核电站将由湖北造。

  记者从2月26日召开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等国家部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历经5年艰苦努力,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已于2015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国家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首张路条(一种简便通行凭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开展该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被确定为示范工程唯一承担单位。

  推进会上,国家相关部委指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719研究所要加强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动力技术基础上,结合当前工业化水平和民用核电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尽快提交项目核准申请,尽早实现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零”的突破。“根据示范工程总体工作计划,预计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海洋核动力平台码头调试。”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朱涵超透露,近年来,随着中船重工719研究所持续开展核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湖北造“海上浮动核电站”有望在未来3年问世,推进我国船舶和海洋工业自主创新发展。

  链接

  海上浮动核电站长啥样

  记者刘天纵 通讯员刘军青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随着船舶核动力及系列实验性反应堆发电成功,“海上浮动核电站”进入人类设想。

  最早将“海上浮动核电站”设想付诸实践的是俄罗斯人。为给该国远东和北极一些边远地区、油气田开发供电,俄罗斯原子能公司2009年开工建造了“罗曼诺索夫号”浮动核电站,计划2016年交付、2018年投入使用。

  我国也一直进行海上核电站的相关研究。

  据朱涵超介绍,目前,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已完成满足渤海环境条件的“浮动式”和南海环境条件的“可潜式”海洋核动力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从外观上看,“浮动式”平台形似海船,约有110米长、28米宽,甲板有5层,平台上布置有核反应堆、发电装置、船员生活区、直升机坪等。“可潜式”平台则形似潜水艇,在海上风浪大时,可潜入水下,保证安全作业。

  安全性如何保证?朱涵超说,海洋平台核反应堆的设计满足三代核电的要求,并满足所在海域万年一遇的海洋环境要求;反应堆布置在平台水线以下,能充分利用海水散热,可有效避免由于冷却源损失造成类似福岛事故的严重后果。此外,海洋核动力平台比陆地核电站多一道防护屏障——“船体本身”,风险可控,更加安全。

  延伸

  孕育我省下一个千亿产业

  记者刘天纵 通讯员刘军青

  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湖北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装备产业整体水平的机遇。作为国内首创性成果,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有望擦亮湖北海洋工程品牌。

  为保障平台建设和长远发展,我省与中船重工合资创办了“中船重工湖北海洋核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海洋核能的业主公司,719研究所为工程的技术总负责单位和工程总承包方。此外,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武船重工、东方武核、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均可成为海洋核能配套单位。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我省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海洋工程和装备研制,在海工装备科技、人才、资金和制造方面优势突出。随着示范工程研制和建设推进,一大批与之配套的材料、仪器仪表、装备、系统等企业将同步成长起来,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人才、资金、技术、企业等要素将加快向湖北集聚,形成“洼地效应”,形成海工装备、海洋核能研发制造、工程成套生产全产业体系。

  海洋核动力平台批量建设后,将形成市场规模逾千亿元的海洋核能产业链。

  据介绍,中海油及相关海上作业单位对海洋核动力平台项目期望较高。数据显示,目前,渤海海上石油开采所需能源为原油或有限的伴生气,发电成本大约2元/千瓦时,而海上核能发电成本约0.9元/千瓦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