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双手凿通出山路

  • 发布时间:2016-02-29 08:30:3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刘久锋

  罗甸山大!麻山深锁,贫困相伴。村民清晨4点起来翻山越岭赶到集市,水灵灵的青菜开始蔫了,半价出售都无人问津;

  果子熟了,车进不来,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岩缝里;

  山里人家盖房子,建筑材料只能一筐筐地挑进山里来;

  最苦是孩子,天蒙蒙亮,孩子们就要睡眼惺忪地翻过陡峭的山,再走上3公里到村级小学去念书,每天上下学来回要徒步4个多小时;

  ……

  曾几何时,位于麻山深处的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董架社区麻怀村,村民世代生活在大山之中,大山成为与世隔绝的屏障。为了修建一条“出山之路”,邓迎香与众乡亲先后两次用钢钎、锤子开凿出200多米的“人工隧道”,终于将麻怀村与山外世界连通。而邓迎香,也被人们誉为“女愚公”。

  大山阻隔逼出新思路:搬不了山,能否凿洞?

  麻怀村,距董架社区7公里,属典型的石漠化喀斯特山区,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共157户643人,现有耕地面积585亩。因山高坡陡、地形复杂,6个自然寨被阻隔在大山之中,孩子上学需翻山越岭,生产生活物资拉不进去,农产品运不出来,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被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

  1990年邓迎香嫁到了麻怀村翁井组。当年的麻怀村并不像邓迎香的娘家那样已经有了电,村里人们还用传统的煤油灯照明,进村出村要爬一山下一坡,一走便是两个多小时。

  “土地里的农作物成熟时,村民一清早摘来新鲜水灵的蔬菜,汗流浃背、马不停蹄地送到集市时,蔬菜早就变成了干瘪的‘烟叶’,市价的五折也鲜有人问津。养有牲畜的人家,也只能将牲畜在村里宰割好,再用马匹驮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做并非可以卖更高价格,只是路途遥远不便,少有人到村里收生猪,就算有生意人来了,价格也比别处低了很多。”邓迎香说。

  刚嫁入麻怀村的几年,为了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邓迎香几次外出打工。每次一起和几个罗甸老乡打工回家,对于她来说都是一件既快乐又辛苦的事。

  从福建打工回来,需要倒几班车,坐几十个小时才能到县城,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最心酸的是她看着一起回来的同伴下车后,可以几个人包车,带着行李直接到家门口。而自己却只有待在人家屋檐下等待亲人牵来马匹,背来背篼,再走几个小时山路接她回到家中。邓迎香时常想,要是有公路直接通到家门口,那该多好啊。

  麻怀人最清楚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就是突破交通瓶颈,然而很多沿山修路的方案由于投资巨大被逐一否决。受到外出打工所见高速公路隧道的启发,1999年,村委会主任李德龙率先提出挖隧道的设想,得到村民纷纷响应。村“两委”请来交通部门退休的老同志帅永昌勘测隧道路线。村支书金玉才、村主任李德龙、翁井组组长曹响国三人在实地踩点中意外发现“广山坡”半山腰上有一个40多米长的溶洞,溶洞北端刚好连接着麻怀村。

  经过与村民协商,大家一致同意以溶洞为突破口,挖一条通往麻怀村的隧道。村“两委”一面请帅永昌帮忙划定隧道路线,一面组织召开群众动员会。

  村“两委”商讨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金玉才带队,麻怀、屯上等组修明路联通隧道,另一路暂由李德龙带队率翁井组27户村民小组挖通隧道。

  伴随着1999年腊月初八的一声炮响,麻怀人拉开了长达12年之久的凿洞修路的序幕。

  李德龙和曹响国将全组分成3班,每班9户,三班不分昼夜从溶洞口轮流凿洞。由于隧道狭窄,施工的村民只能紧挨着匍匐进洞,用钢钎、铁锤一点点掘土刨石,再用双手如接力般将泥石一捧一捧传递出去……

  2001年腊月廿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隧道基本打通,虽然最窄处只能过人,无法通行交通工具,但已足够把11根电杆顺利抬进村。

  路通萌生新想法:小道也要拓成路

  麻怀村的头等大事总算告一段落。2010年国庆,在浙江打工的女儿李琼回村办喜事,邓迎香忙里忙外,希望把李琼的婚礼操办得喜庆、热闹。

  李琼出嫁要通过隧洞,当时正值雨季,隧洞里淌着齐膝深的水,穿着婚纱的李琼不得不和大家一样脱下皮鞋换上了塑料拖鞋。李琼挽着新郎在低矮的隧洞里踉跄前行,几次险些跌倒,洁白的婚纱上沾满了湿泥。

  女儿婚礼的“狼狈相”触动了邓迎香的神经。送走女儿和女婿,她对丈夫李德龙说,一定要把隧洞再凿高、凿宽,“像真正的隧道一样,能通汽车。”“你是痴人说梦吧?”李德龙被她的想法吓了一跳。她答道:“不只是说,我还要做呢!”

  并非所有村民都支持邓迎香的决定。在拓洞前,村里召开了5次讨论会,第一次是“50个人的吵架大会,足足吵了4个小时”。会上闹得最凶的是借隧洞出门打工“先富起来”的人,他们造房、卖牲畜“吃过很多苦”,而今拓洞,让后来人“大树底下好乘凉”。

  邓迎香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只有隧道大到卡车能开进村,才能真正让全村致富。但这样的争吵一直持续到第5次讨论会开完,村民才全部同意。

  第二次凿洞开始只有邓迎香一人行动。没有风枪、空压钻孔等凿洞设备,钢钎、锤子也能凿,磨穿了手套,磨破了皮肤,磨出了血……原本并不赞同的李德龙被妻子感动,每天进洞帮忙,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凿洞大军。

  劳力不缺了,但凿洞仍面临不少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物资上的严重缺乏。为了解决挖隧道的资金问题,女儿女婿带头捐助1万元。邓迎香为筹资四处奔走,县乡有关领导和部门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支持了凿洞所需的资金和物资。

  有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邓迎香更积极了,她调动本村在外的驾驶员无偿拉沙,为家乡隧道出力,得到各方力量的帮助支持。

  2011年8月15日,一条长216米、高5-8米、宽3.5-5米的麻怀隧道建成通车。通车后不久,县里又派出交通部门对隧道进行了加固处理,使得隧道成为麻怀联结外界的快捷通道。

  从此,进出麻怀村翻山越岭被写进了历史,隧道的贯通拉近了村子和外界的距离。隧道贯通后,很多人家都买了摩托车来代步。

  邓迎香赢得了村民的尊敬,村民把她的事迹编成快板书,在乡间传唱:“……共产党员邓迎香,巾帼英雄响当当。携手丈夫李德龙,誓叫大山把路让。发动全村齐动手,一锄一镐挖山忙。不等不靠不伸手,麻怀隧道连乡场。昔日愚公是传说,今日愚公在身旁……”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