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工信部部长苗圩:判断经济“大有可为”的三个视角

  • 发布时间:2016-02-26 14:43:3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增速快于整体水平,平均增速达8.2%。对于当前工业运行态势,在2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工业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保持了缓中趋稳的运行态势。我国经济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工业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看增速:步入爬坡过坎重要关口

  6.1%的工业增速,怎么看?新闻发布会一开始,苗圩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一增速尽管相对于前些年两位数的增幅明显回落,但考虑到国内外环境的变化,6.1%的速度并不低,仍处在工业运行的合理区间。”

  苗圩解释说,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截至去年,全球贸易增速已连续4年低于整体经济增速,由此带来我国出口的大幅下滑。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0.3%,2012年增速就跌到了7.9%,之后一直下跌,2015年我国工业产品出口负增长。从国内情况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价格上升。苗圩坦言,在此背景下,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长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从2015年的工业运行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4%、6.3%、5.9%和5.9%,季度波动幅度不超过0.5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19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下滑较大的省份基本上是能源、资源、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省份。

  在苗圩看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已步入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工业运行面临的困难,是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明显下行的必然结果;工业领域出现的行业、企业、地区分化,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对于未来的工业运行趋势,苗圩认为,尽管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我国具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以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具有较高知识技能的劳动力,这些因素都为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综合优势和雄厚潜力。

  看结构:新动能正逐步形成

  201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工业整体增速快4.1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高端服务器生产成倍增长,新能源汽车生产同比增长4倍,出现爆发式增长。

  “传统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的希望所在。”苗圩表示,工业领域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旧动力转换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在传统产业改造方面,我国一方面持续推进技术改造,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技改投资37.5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7倍,使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得到应用;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9100万吨、炼钢948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水泥6.4亿吨、平板玻璃1.6亿重量箱,市场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加速形成。

  苗圩介绍说,通过创新融合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快速成长。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普及率提高23.5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70%,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已成为发展新引擎。

  看发展: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之年。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重点是要推动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苗圩透露,要制定实施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分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紧紧围绕传统行业改造升级需求,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提升工程;促进绿色建材、钢结构、铝型材在各领域扩大使用,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工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化解产能过剩最迫切的是处置好“僵尸企业”,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实现市场出清,才能把资源要素有效转移到优势产业中。

  苗圩表示,要坚决停止以任何形式审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推动能耗、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兼并、重组。中央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是两年1000亿元,将主要用于解决处置“僵尸企业”带来的职工转岗安置、技能培训等问题。处置“僵尸企业”,要发挥市场的倒逼机制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则需发挥兜底作用。(光明日报记者 杨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