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要稳”关键或在货币供应
- 发布时间:2016-02-26 11:29:3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会议再次把“宏观政策要稳”作为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的首要目标,可见,“稳”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做好“稳”的文章,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事实也是,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哪个时期的政策稳定性好,经济发展的状态就好,经济运行的波动就少,经济的稳定性就强。反之,则极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所谓一放就乱、一抓就死,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其中,货币政策稳不稳,则是决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否稳定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影响最大的方面。
而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控制方面,稳定性是不够强的,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尤其在货币发行、资金供应方面,不仅出现了失控现象,而且出现了调控失灵问题。这一点,在实体经济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发行的货币越来越多,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翻了接近两番;另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过去的融资难单一矛盾,也演化成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双重矛盾,且融资贵已经演进成比融资难还要复杂的问题。
在去年股灾没有发生前,外界还一直以为央行释放的货币,尤其是信贷资金,都进入到了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以及少数国有企业口袋,从而造成货币投放得越多,实体企业的资金矛盾越突出。但是,股灾后农行和中信银行票据违规贴现案曝光,才知道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流向了股市。而最新的数据则显示,通过票据贴现转出去的资金,总额可能超过了8万亿元。这么多资金体外循环,实体经济怎么可能不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而股市、地下金融市场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失控现象。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了2.51万亿元。而分析则认为,2月份新增信贷仍可能维持高位。虽然不能因此而认为货币供应进入“放水期”,但是,如此迅猛的货币供应,仍然可以认为,货币政策陷入了宽松状态。如果后面逐渐收紧,也很难改变货币供应不稳的局面。而这么多资金投放出去,又流向了哪里,显然又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虽然说“宏观政策要稳”的要求,并不单指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财政、物价、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也都需要突出“稳”字。但是,就眼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最需要“稳”的,还是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因为,过度的货币投放,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风险隐患。别看现在表现出通货紧缩,一旦经济步入正常轨道,通货膨胀将成为最难应对的问题之一。毕竟,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需要有消化的地方。更重要的,相当一部分货币是在体外循环的,其危害性更大。
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尽管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支撑,特别是货币政策,不能过紧。但是,要想减少政策宽松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还是应当更加注重货币的流向,注重对货币的去向予以有效监管。不然,政策就很难“稳”下来,货币也会继续“放水”。
股灾之后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或许是货币政策和供应能否企“稳”的最核心问题。因为,从这两年来货币资金的供应和走向来看,资金没有按照政策所确定的方向运行,相当一部分资金成了体外循环资金或者违规运行,应该是货币政策作用和效率打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央要反复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强调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外,是否也要强调确保货币政策不走调、不走形,并进一步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不然,货币政策和供应是很难保持“稳定”状态的。货币政策不“稳”,经济就难以“稳”。货币,是与金融危机最密切的东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