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 徽商银行探索“惠农金融”新模式
- 发布时间:2016-02-22 14:16:3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屈绍辉
当前,普惠金融成了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热词,然而如何真正做好普惠金融,却是不少金融机构一直研究的课题。
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如何将金融普惠至贫困人群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商行依托一方水土,服务一方百姓,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义不容辞。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城商行深耕当地业务、聚焦细分市场,在零售、小微、社区等领域坚持特色定位、做强特色业务,使原来覆盖不到、服务不好的金融需求有了全新的供给者。“金融服务薄弱领域得到了明显加强,金融服务空白部分得到了有效填补。”
然而,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既是城商行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城商行竞争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打破“千行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态势,如何创新转型“更接地气”,却是城商行亟须面对的难题。
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但成效上尚不明显,问题究竟在哪里?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多方共赢道路。
徽商银行副行长慈亚平称,徽商银行自2014年开始实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渠道体系、产品销售体系、制度机制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
“我们十分注重农村地区的现实需求”。比如,针对农村客户偏好高利率负债产品的喜好,推出了具有分档计息功能的徽农卡和普惠存单,活期存款享受定期利率,同时免除各类手续费;针对农村地区缺少贷款抵押物的现状,量身打造了徽农贷产品,可支持保证、信用等多种担保方式;针对在外打工人员设计推出了徽农主附卡,可实现移动上门发卡,其家人持附卡就可实现账户共享、额度可控等功能;此外,还推出了徽农通终端,在村里建设金融服务室,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徽农支行、徽农服务室、徽农卡、徽农贷、徽农宝、徽农通六大产品和渠道体系已经形成。
数字显示,截至2015年末,徽商银行已在全省62个县、40余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设立了普惠金融网点,服务农村客户5万余名,拉动乡镇农村就业500余人,向小微企业投放各类贷款资金127亿元,减免三农各类手续费3000余万元。
徽商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普惠金融其实各家银行都在做,但徽商银行把农业“惠农金融”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这在众多城商行中并不多见,徽商银行或许正在开创城商行发展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一年100多个农村网点,徽商银行以“面”的形式,下大力气推进,既在存款上实现显著提升,又联合村委会降低了风险,还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多赢体现。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城商行生在当地,长在基层,反哺社区,与地方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扎根地方经济既是使命所在,也是市场选择。
“我们要把‘县域零售金融’打造成徽商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张王牌。”慈亚平说。在探索“惠农金融”的道路上,徽商银行或许才刚刚开始,有成绩,更会面临新的难题,但愿徽商银行在“惠农金融”的道路上扎得深、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