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去产能升级对民企机遇与挑战并存

  • 发布时间:2016-02-16 09:30:4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改革五大措施之一,也是决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产能过剩就是供给侧配置不合理或质量不高的表现,只有抓住去产能这个主要矛盾,供给侧改革才能稳步推进。而如今我国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产能又是过剩的重灾区,如果去产能仍像过去一样软弱无力,不仅会使去产能在短期内难见成效,且更会拖累供给侧改革进程。国务院正是看到这一问题实质,才决定再次增加钢产能压减数量,国务院之举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和切合实际的。

  钢铁煤炭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钢铁煤炭产业领域几百万产业工人成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但再次压减产能,对钢铁煤炭产业无疑将带来深深伤痛:意味着大量企业要被兼并重组甚至是破产倒闭,大量产业工人面临下岗重新就业或失业;如果产业兼并转移不好或工人重新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还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但要看到这是中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经济转型总有部分人要为之付出牺牲;现在的痛是为了未来更好地活,部分人的牺牲可换取更多人幸福快乐地工作生活。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钢铁煤炭领域去产能,也会带来不少正向社会效应,即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为民企腾挪出了足够发展空间,为民资参与我国更高经济循环提供了契机。大家知道,过去钢铁煤炭产业,大都为国有垄断产业,民资进入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即便进入了也会受到来自国有企业的挤压,生存空间不大。而再次压缩钢铁煤炭产能,必然有大量国有企业要实施兼并重组,而正逢国企混改,这为民资进入钢铁煤炭产业领域打开了通道,也打破了钢铁煤炭产业领域的垄断格局。其次,国企员工下岗为民企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减少了民企员工使用与培训成本,为民企腾飞提供了契机。据新华社资料,钢铁产业去产能1亿-1.5亿吨,可能造成40万人失业;削减7亿吨煤炭产能将分流100万人,庞大的分流人员长期在国企工作,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民企可从其中择优录用有特长工人,不仅可给国家实施去产能政策减轻压力,更可弥补民企用工不足,减轻民企培养人才成本,为民企发展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再次,可为民企提供丰富经营管理经验,对推动民企摆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转变提供了契机。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民企通过国企混改进入国企,可向国企学会成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并可借鉴国企科学激励机制;尤其从国企分流出来的员工进入民企工作之后,可推动民企在员工股权激励、薪酬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造,使民企不断摆脱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转型。最后,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给民企上了一堂生动教育课,使更多民企增长见识,提高把握生产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能力,抓住消费需求特点和趋势,不断提高生产供给端质量,避免重蹈国企覆辙之路。因为市场是无情的,也不相信眼泪,民企可从今天钢铁煤炭国企生产过剩的沉痛现实中,吸取生产经验教训,加大市场研判力度,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和激发市场活力,使生产供给始终符合社会消费需求,避免全社会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当然,在给民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无数挑战和风险:一方面,以民营企业现有生产经营现状,在人才资源、管理水平尚未有实质性突破情况下,进入资源产业生产领域,在把握生产趋势和生产方向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在这些领域形成新的无序生产,加剧资源产业恶性竞争,其结果会重蹈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覆辙。这是需认真考虑的问题,民企应充分吸取钢铁煤炭产能过剩教训,把目光瞄向全世界,掌握经济变化趋势,提高产品生产质量,避免生产出现新膨胀和损失,使民企不致于被钢铁煤炭产业的“大饼”撑死。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以家族管理为主要经营模式,在接受国企下岗分流人员方面,能否把人才安排到适合岗位以及员工激励机制能否到位等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对国企分流而来的人力资源没有放到合适岗位,相应劳保医疗等福利措施不落实到位,就无法让他们产生主人翁意识,也无法调动他们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不能成为民企发展腾飞的资本,反而会给民企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民企如果要接受钢铁煤炭等国企分流而来的工人,就必须把他们当作民企财富和“自己人”,配合国家实施医疗、养老等保障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薪酬及股权激励机制,焕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使民企成为员工真正的家。唯有如此,国企分流而来的人员才会为民企撑起一片发展蓝天,成为推动民企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