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家:亚洲尚不具备发生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的条件

  • 发布时间:2016-02-15 11: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记者张忱)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最新研究认为,亚洲部分经济体尽管显示出了较高的金融风险倾向,但亚洲尚不具备发生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的条件。

  李慧勇表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年来亚洲经济体普遍出现货币持续贬值、资本大规模流出、股市暴跌、国际储备降低、外债增加等现象,与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不免使人担心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我们回顾了以往历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并对目前亚洲经济体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了排摸。我们认为亚洲部分经济体尽管显示出了较高的金融风险倾向,但亚洲尚不具备发生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的条件。

  回溯历史,金融危机总是表现出金融指标在短期内的急剧恶化。如短期利率、汇率、包括证券、房地产、土地等在内的资产价格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主要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现代金融危机常常是多种危机相互转化共生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或是由于股市的暴跌引发,如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或是由于一国外债清偿能力的欠缺引发债务危机,如1982 年拉美债务危机和2009 年欧洲债务危机;或是由于银行系统信用收缩导致银行危机如1987 年美国储贷危机和2007 年全球金融危机;或是由于短期内汇率大幅贬值引发货币危机如20 世纪90 年代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俄罗斯金融危机等。

  从金融危机的促发点来看,亚洲似乎表现出了一些风险的端倪。这也是市场近期关注亚洲会否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原因所在。从2015 年5 月开始,亚洲主要经济体普遍出现股市大幅缩水、汇率快速贬值的现象;新年伊始,半月时间全球股市和汇市已经一片哀嚎。与之相生相伴的,是亚洲新兴市场的资本严重外流和国际储备的降低,同时,亚洲主要国家的外债仍然居高不下,一些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外债还在快速攀升。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启动,亚洲主要债务国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亚洲目前经历的诸多挑战确实和1997 年的金融危机有诸多相似。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亚洲距离金融危机的大范围爆发尚远。时过境迁,当前的亚洲已不是东南亚危机爆发时的“吴下阿蒙”。彼时,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巨额的赤字,为汇率的快速贬值买下了伏笔。

  而现下,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对外贸易普遍处于盈余状态,为货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个别国家虽有贸易赤字但幅度较小。尽管外债的存量较高,但现下各国的债务结构普遍较好,一是亚洲经济体的外债与GNI 的比率相比97 年东南亚危机时已经有了大幅的降低。二是外债中短期外债所占的比重大幅降低。因此,各国还有较强的抗击短期金融冲击的能力。

  此外,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逐渐提高的,也有助于防范各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目前,各亚洲国家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符合巴塞尔协议III 的要求,杠杆率基本可控。无论是从外债总额的覆盖率、短期债务的覆盖率以及进口额的覆盖水平来看,各亚洲国家的国际储备的额度尚有较大的余地,并不存在国际储备的短缺问题。

  最后,金融制度和监管环境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各国逐渐放弃了固定汇率制,选择了更具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或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使得风险可以逐渐释放,也降低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套利空间。二是各国在推行资本账户开放时,更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这些都使得亚洲经济体受到金融冲击的可能性显著降低。综上,我们认为亚洲尚不具备爆发大范围金融危机的条件。危机更多表现为个别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务风险较高和资本外流压力较大的国家的金融风险事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