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中国经济发展内在支撑较强 有能力抵御风险
- 发布时间:2016-02-03 16:25:3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于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介绍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徐绍史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条件、有能力巩固向好势头、态势和形势。
徐绍史介绍说,中央在中国经济上现在有两个最重大的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一个是新常态,另一个是新理念。新理念就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这种信心来自于对中国发展条件的客观评估。”
一是物质基础雄厚。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完备的产业体系,现在220多种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初步具备了比较健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机场到2015年已经有207个,铁路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生产性泊位的港口已经有6800个。全国公路里程45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2万公里。我们还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巨额的银行储蓄,所以,物质基础是比较雄厚的。
二是市场需求巨大。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6.8亿人,手机用户达到13亿,4G网络用户3.9亿,市场容量和规模巨大。这也是我们经济的潜力所在。还有,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也会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投资潜力。
三是区域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和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区域间要素流通更加便捷,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可以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有望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和增长级。
四是生产要素质量在提高。每年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劳动力市场,现在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接近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这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创造了很好的要素条件。
五是宏观调控经验丰富。这些年,我们妥善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宏观调控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
徐绍史同时提到,2016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的状态,国际金融动荡在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探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当前还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在加大,企业经营也比较困难,而且一些领域的风险还在积聚。
面对社会上存在着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等问题。徐绍史表示,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来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