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蕴含机遇 互联网金融机构忙探路
- 发布时间:2016-01-18 20:17:0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之一,日前国务院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农民作为当前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之一。面对推进普惠金融所带来的市场机遇,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正在农村地区积极布局,或将为农村金融带来新活力。
河北清河县的董立芳年过半百却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打算买台羊毛自动分梳机,加工羊绒制品,不再给别人打工了。她没向娘家伸手,也没和朋友借钱,在村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打听到可以通过网商银行申请贷款,便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宅基地证明去了村淘站找人帮忙。
“我从没和别人借过钱,网络上贷款更是头一回听说,但还真从他们那里借了2万块钱,每月利息不到200块钱。”董立芳说。
其实像董立芳这样体验网络贷款的农民已经不在少数。目前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等大型农业企业已经开始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金融服务也将触角伸向农村人群,宜信、开鑫贷、翼龙贷等网贷平台也在走农村路线。
在农村广阔的机遇面前,传统银行机构也在积极转型,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推动原有农村信贷模式转型发展。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6.0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尽管如此,城乡金融不平衡问题仍然严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杜晓山在“2015-2016年度微金融50人论坛年会上”说,农村金融的供给相对于需求来说是不充分的,不仅表现在‘量’的不充分,更表现在‘质’的不充分。”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有1532个,金融服务未覆盖行政村数量5.2万个。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受制于金融机构和农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信息收集成本较高,风险偏高,这一定程度影响了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贷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凭借着低成本、广覆盖、信息交互便捷等优势,正在农村探索一条普惠金融道路。”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介绍,过去五年,阿里小贷和蚂蚁微贷已为全国20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小额贷款服务,平均金额不足4万元。“相较于传统银行动辄上百万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户均不足4万元的贷款更能体现小微特色,并成为现有融资体系的有益补充。”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认为,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或将为农村金融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部分农村地区缺少网络,信息建设相对薄弱,限制了农村互联网的使用,但移动互联技术克服了这些障碍,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
不过,目前互联网金融向农村推进仍面临不少问题,首先就是如何获得数据,这是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当前,不少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对农民开展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
此外,何广文说,目前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尚不理想,对搭建电商平台,获取数据存在一定阻碍。
为此,《规划》提出,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加快建立农民信用档案平台,采集对象覆盖全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