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产量约为进口量七分之一左右 农民为何屡屡守豆观望
- 发布时间:2016-01-18 07:4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产大豆产业困境持续多年,去年10月份新产大豆上市后再次出现销售不畅。国产大豆常年产量在1200万吨左右,而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8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国产大豆产量不高,但销售并不顺畅,原因何在?
大豆价格跌跌不休
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让农民通过期货市场规避大豆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黑龙江嫩江县卧都和乡种粮大户商玉琴望着场院里堆积如山的大豆,心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家今年承包了6000亩地种植大豆,每亩大豆清选后的平均产量为260多斤,总产量160多万斤。清选后的大豆价格为每斤1.7元左右,商玉琴目前还有一半没有出售。她认为现在大豆价格太低,等等看市场能否好转。
大豆是高度国际化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强。2014年,我国取消大豆临储政策,国产大豆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去年年初国产大豆价格为每斤2元以上,去年10月新豆上市时,黑龙江农村的大豆价格为每斤1.8元左右,目前收购价格已经降到每斤1.75元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当前大豆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供应非常宽裕。据了解,2015年大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丰收,产量达到3.2亿吨,全球大豆的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达到历史高位,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在国内,失去临储支撑的国产大豆价格随国际市场下跌。不过,国产大豆价格仍然处于全球市场的“高地”,目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为每吨2800元至2900元左右,而国产大豆为3700元以上。巨大的价格差导致大豆进口增长迅猛。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进口大豆8169万吨,比上一年的7140万吨增加1029万吨。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黑龙江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和油脂原料,但是,这两个市场都受到多重挤压。
据了解,黑龙江食用大豆主要销往广东、上海、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用作豆制品原料。但是,大豆临储政策的退出改变了国产大豆原有的供应格局,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对黑龙江大豆需求大幅下降,东北一些赴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企业,去年返销回国20多万吨,进一步挤占了黑龙江食用大豆市场。
黑龙江大豆的另一销售渠道是油脂加工企业。进口大豆主要用作油脂加工原料,但进口大豆价格远低于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更愿意采用廉价进口大豆做原料,使得黑龙江那些只能使用国产大豆的油脂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内油脂企业大部分关停,开工率不足10%,企业收购积极性普遍不高。“近期黑龙江大豆收购的主力是国储库,否则,大豆收购价格会跌破每斤1.6元。”王小语说。
王小语认为,目前大豆价格大幅度波动会引发市场主体的不稳定预期,直接影响农民种植收益。因此,我国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让农民通过期货市场规避大豆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还需要完善大豆进出口管理,防止大豆过量进口挤压国产大豆市场空间。
突出国产大豆品质优势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高,因此国产大豆产业要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发展专种、专储、专用新型大豆产业链
在目前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国产大豆产业必须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突出国产大豆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黑龙江尚志市大地粮油公司就是一家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企业,在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大部分关停的情况下,它们依然保持稳定发展,去年开工率达到40%左右。公司董事长李方杰告诉记者,当前消费者对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和物理压榨工艺生产的大豆产品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有意向与他们公司签订订单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今年开工率有望达到80%甚至90%,预计收购国产大豆7万多吨。
然而,一个企业的逆势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产大豆卖难问题。王小语认为,加工企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枢纽,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重点扶持加工企业,激发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的活力。目前我国大豆加工产能严重过剩,2015年大豆加工能力达到1.45亿吨。国家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部分过剩产能向化工涂料、大豆油墨等领域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大豆加工工艺提档升级,带动国产大豆销售。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要解决国产大豆卖难,关键是要找准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近年来,非转基因大豆已经变成稀缺资源。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比较高。国产大豆产业要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发展专种、专储、专用新型大豆产业链,杜绝转基因大豆进入食品加工领域,逐步提高国产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我国还要建立大豆品种资源保护区和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以避免因基因漂移破坏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竞争优势。
建立豆农利益补偿机制
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需要提高农业的基础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要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发放方法
近年来,农业生产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涨,我国农业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与水稻、小麦、玉米相比,大豆种植效益较低,价格持续下降,把农民仅有的一点利润空间也挤占了。这是当前农民普遍持豆观望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绥滨县连生乡吉合村农民蓝宝成去年种植大豆1.6万亩,每亩大豆平均产量300斤左右,总产量480万斤左右。为了还贷款,他不得不在每斤1.62元的价格低点卖掉一部分大豆,还留下一部分等待价格上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承包费340元,农药、化肥、种子、机械折旧以及银行贷款利息加起来260元以上,这样每亩地种植成本达到600元以上。如果以现在每斤1.62元的价格销售,每亩收益480多元,种植一亩大豆净赔120元左右。
专家认为,要降低国产大豆种植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提高农业的基础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发放方法,保证农民的利益在改革中不受损失。
蓝宝成告诉记者,他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价格又没有优惠,如果国家补贴政策不能及时落地,势必会影响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他希望国家尽快出台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希望国家在确定大豆目标价格时能够充分考虑大豆与玉米、小麦、水稻的种植比较效益,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补贴价格;希望地方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尽量做到公开透明,让农民心里有数。
多位国产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最担心大豆价格波动影响大豆的稳定供应,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希望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大豆产业风险预警管理,防止大豆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继续加大对豆农的补贴力度,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由于种植效益低下,近年来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目前国家为了化解玉米产能阶段性过剩,明确要利用现阶段国内外粮食市场供给宽裕的时机,在一些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推动玉米与大豆轮作,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这为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提供了广阔的腾挪空间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统筹研究玉米、大豆两个品种的补贴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进行科学轮作的积极性,推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加。(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