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台商“西进”热情高

  • 发布时间:2016-01-18 00:31: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料峭寒冬,走进柏兆电子(吉安)有限公司工厂,瞬间被一股暖意包围,1200多位工人正在几十条表面组装技术生产线上忙碌。公司总经理陈志诚在生产线旁边对记者说,公司是华硕品牌电脑主板核心定点生产工厂,每天约生产6货车的计算机主板、显卡等,通过赣粤高速运往深圳出口。

  在大陆投资20多年的台商陈志诚说,公司两年前从东莞转移到吉安,这里充足稳定的劳动力是发展的保障。“在东莞待了十年,能见的最多的是村长,帮扶有限;落户吉安每年见十多次市领导,有困难,政府不遗余力地帮忙。”他说,在稳定的发展环境下,公司年产值突破了30亿元,计划2016年上市。

  在“台商西进”新一轮热潮下,越来越多台商将内陆城市吉安作为转移承接地。台玻集团、德昌营造等十多家上市公司落户,台资企业从2005年的56家,上升至目前的374家,被国台办授予“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赣台农业合作实验区”。

  外界印象里落后闭塞的革命老区吉安,一跃成为内陆地区利用台资的“排头兵”。尤其“习马会”召开以后,吉安市台办主任苑建华明显感受到来访台商人数激增。“比之前多了一倍,每天要接待四五批台商。”苑建华说。

  “和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好环境,乐见两岸关系和平有序。”吉安泰和县金泉置业公司副总经理尹美新说。

  记者采访了20多位在吉台商,他们坦言,正是多年来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经商环境。近年来,大陆各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差无几,台商再次选择转移极其慎重,选择吉安理由有三:一是劳动力素质好,员工稳定,对企业忠诚度高;二是政府服务高效廉洁,与政府打交道的行政成本很低;三是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吉安市委书记王萍看来,吉安作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过去多靠中央“输血”帮扶。老区要奋起“造血”,发展开放型经济,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两地产业现状分析后,吉安2009年起将“对台招商”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把握台资从沿海向内地、由东向中西转移的趋势,连续六年不间断由市委主要领导率队对台经贸考察。

  台商在吉投资方向由起步时的小型工艺品、餐饮业为主,到如今向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现代农业、高端服务业等多领域延伸,并开始涉足教育、卫生、旅游等产业。据吉安市台办统计,目前仅电子信息产业就有台资企业136家,超全市电子信息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升级。

  但也有一些台商反映,中西部一些地级市金融信贷、外资审批、进出口、外汇管理等方面受限较多。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曾到访吉安,他说,新一轮“台商西进”对于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西部地区应逐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政策差距。

  “希望在大陆更大范围、更强力度的开放过程中,台湾同胞不分行业、界别,都能受益于大陆的快速发展,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吉安泰和县桃源度假村董事长黄武勇等台商期盼道。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