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南京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

  • 发布时间:2016-01-14 06:34:28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接A1版)

  一系列警务改革举措随即推出:去年5月,全市首个警务工作服务站亮相珠江路,工作站24小时运转,配置22名民警、110名特勤,承担应急处突、接受报警、街面巡防、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功能为一体;原有的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巡防“各自为政”模式被重新整合,全市巡防工作调整为由特警支队牵头统一规划指导,出城公安查报站也由公交治安分局划归特警支队管辖。

  截至目前,南京警方已建成警务工作服务站26个,配备警力超过2000名;市内巡防、出城查报站、入城交警检查站形成社会面巡逻防控网,一旦有突发重大警情,布控查缉命令可以一键直通全市街面巡逻车和巡逻警力,第一时间实现“关城门”,一个调度高效、指挥统一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逐渐完善。

  科技强警,开启“互联网+警务”新时代

  聚焦警务实战,离不开科技信息化支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南京警方顺应时势,及时探索推出“微警务”,既方便市民自助报警备案、办理警务服务,又大大解放派出所警力资源。

  2015年11月2日,郑先生通过玄武公安分局微信公众号“玄微警”自助报警备案,称自己停在珠江路67号附近的一辆悍马牌山地车被盗。警方随即展开案件侦破。

  经过调阅电梯监控,民警锁定一名嫌疑男子,该男子利用进入大楼送快递的机会,顺手将山地车放在手推车上偷走。3天后,民警将嫌疑人抓获,追回了被盗车辆。

  “以往,自行车、电动车、手机等被盗,不少市民嫌麻烦干脆不报警。”民警介绍,而通过“玄微警”自助报警备案,平均每起警情报备案耗时从两三小时降至5分钟。“互联网+警务”,成为南京警方科技强警、迅速侦破民生案件的重要支撑。

  除了创新推出“微警务”外,南京警方还大力织密“天网”工程。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处长许勇介绍,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新安装了3万多路高清探头,目前全市社会面监控已超过30万路,基本覆盖全城重点区域,为侦查破案、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网”工程还成为重大活动安保的秘密武器——去年元宵节,50多万市民涌入夫子庙。警方启用了185个具备图像计数功能的高清探头,自动计算游客人数并传输到指挥调度平台。警方根据现场实时数据疏导人流、指挥决策,确保夫子庙灯会平安有序。

  严优并举,队伍规范化建设成效斐然

  打造平安南京“升级版”,离不开一支能打硬仗的大都市优秀警队。去年以来,市公安局通过设立民意跟踪监测中心(民意110)从严治警,坚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将群众诉求“第一信号”转化为警察的“第一行动”。

  上月19日,市民刘先生拨打民意110反映,他驾车和他人车辆碰擦,报警后20分钟未见交警来到现场处置,二大队交警称“你们自行撤出现场”。

  民意110立即下发工单,交警二大队联系诉求人解释称,由于当晚交通事故较多,交警来不及前往现场。根据规定,轻微交通事故双方拍照后可以自行撤出现场,取得诉求人理解。

  “市民诉求提醒交警部门,今后面对类似诉求时,必须改进解释的方式方法。”市公安局民意跟踪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自去年7月1日挂牌运行,民意110目前共发送访评短信289万多条,同步录音电话回访8.8万多人次,倒逼基层单位有力梳理、整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一方面从严治警,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从优待警,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爱、生活上体恤民警。去年以来,南京警方通过选树典型常态化、职务晋升、考核奖励等措施,不断激发民警职业自豪感,同时,通过设立民警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优化升级大病特困救助等惠警举措,营造“大家庭”氛围,有力提升为民服务战斗力。

  南京警方每月评选“石城警星”,选树典型进入常态化轨道,队伍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涌现出二级英模程航、第三届“江苏最美警察”陈勇等重大典型。

  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基础,构建现代化防控体系、科技信息化“两翼”强力支撑,平安南京“升级版”正惠及全市800万市民。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以来,全市街面“两抢”(抢劫、抢夺)警情同比下降16.03%、街面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0.9%、扒窃警情同比下降19.13%。全市群众安全感达92.5%。

  本报通讯员 宁公宣 本报记者 周爱明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