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拼资源到拼科技——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综述

  • 发布时间:2016-01-13 08:41: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农民罗荣华来说,2015年是一个增产增收年。“我种的2000亩双季水稻,去年平均亩产2413.8斤,一亩地纯收益400元,亩均增收100多元。”1月5日,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用药量少了20%,亩均节约成本60元,亩产量还比去年增加了30多斤。”

  罗荣华的地块位于上高县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田核心示范区,记者去年9月去采访时,晚稻已经种下,全部是机插秧。他的增产增收,正是得益于机插秧、统防统治、绿肥还田等“绿色”新技术的应用。

  不仅是罗荣华自己,2015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高位护盘,高点爬坡,增产2.4%。然而和往年不同,这份“绿色”丰收更为来之不易,意义更深远。

  2015年2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强调要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挖掘粮食增产的接续和替代动力。减肥减药,如何保证不减产?

  “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是思路的创新,需要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不是按照原有高产再高产的目标来组织实施,而是更加注重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研发、推广、储备一批可复制的技术模式。”

  技术模式的研发,要做到“对症下药”、“抱团”攻关。以资源禀赋、种植制度、作物结构为标准,全国被分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西南5大区域,每个区域确定1个牵头省份,协调本区域其他省和有关科研、推广机构共同开展模式攻关。截至目前已集成组装了20套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升级完善了20项绿色增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带来哪些变化?据统计,2015年我国化肥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减少尿素使用量100万吨,为农民节省了18亿元的成本;农药利用率提高1.6个百分点,减少农药使用量1.52万吨,农民减少生产投入约8亿元。

  将30厘米宽行改为25厘米窄行插秧机、将毯盘育秧改为钵毯盘育秧、将机械插秧改为机械抛秧……几个小小的改变,就让湖南双季稻示范区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针对油菜机收水平低的瓶颈,由傅廷栋院士和官春云院士领衔,湖北研发出毯状育苗机械移栽技术,栽插效率比人工提高50倍以上。

  从拼资源、拼投入到拼科技带来的改变,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乡前营村农民张振国深有体会:“我应用了小麦立体匀播技术,从种到收只浇了一遍水,种的时候也特别省事儿,六道工序一次就完成了。”

  在三大主粮中,小麦的比较效益最低,通过一系列绿色增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农民种小麦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在安徽省涡阳县的15个千亩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秸秆还田、高效氮钾配施、赤霉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推广,不仅实现用种量、施肥量和用药量减少,亩产量还增加了5%以上。河南省西华县探索应用化肥促进剂技术,每亩底施化肥节省30%,并减少1次苗期追肥,小麦亩产增加5%~10%。

  选对技术,抓准关键节点,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江西建立120个示范基地,集成应用“三生三诱”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实现单季减少用药1~2次,病虫损失下降2~3个百分点。广西以农科院为依托,发展有机稻“一稻两鸭”种养模式,水稻生育期不施化肥农药,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同时收获两批生态鸭,每亩增收6000元。

  如何让“绿色”技术扎根农田?吉林省在28个县开通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让农民在自家地块即可接受系统服务。宁夏推进一站式、托管式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我从去年开始把1.2万多亩玉米地种上了大豆,一是为了避免玉米连作病害,另外每亩还有150元的轮作补贴。”黑龙江省北安市种粮大户邢海民说。粮豆轮作能减少化肥使用量,大豆还有固氮肥田作用,有利于提高黑土肥力。2015年,农业部在东北开展“粮豆轮作”试点,为调动农民积极性,每亩补贴150元。

  元旦过后,罗荣华的地里已经种上了作为绿肥的红花草,邢海民也定好了明年继续实施粮豆轮作的打算。新的一年到来,农民们又在土地上播下了新的“绿色”希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