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获奖项目领头人 “海归”占到近四成

  • 发布时间:2016-01-09 03:34:5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北京1月8日讯 记者董碧娟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获悉: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有90人,占38.60%,同比增加1.00%;主要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有376人,占19.00%,同比增加0.73%。

  据介绍,根据5年统计数据,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是海外归国人员的占35.62%,主要完成人是海外归国人员的占19.71%。自然奖海归人员比例呈增长趋势,发明奖、进步奖海归人员比例保持稳定。自然奖较发明奖、进步奖的海外归国人员比例稍高。

  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海外归国人员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发明成果。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李培武,以“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据李培武介绍,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农产品及食品中毒性最强的强致癌性真菌毒素。我国每年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的粮油损失达数千万吨。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李培武团队经过15年艰苦探索,创制出了单克隆抗体、基因重组抗体和纳米抗体等系列高灵敏、高特异性抗体,研制出系统配套的检测技术与产品,对牛奶等产品6分钟即可完成检测。他们构建了从抗体质量到检测技术和污染控制的配套标准体系,攻克了黄曲霉毒素现场高灵敏检测的世界性难题。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科研、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在粮、油、奶等农产品食品及饲料企业应用,部分产品还远销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等国家。抗体材料被德国慕尼黑、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几十个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应用于科学研究。

  四川大学石碧牵头完成的“基于酶作用的制革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及关键酶制剂创制”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一获奖项目成功开发了以酶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制革准备工段污染物源头控制关键技术,为制革行业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替代易产生污染的化学技术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源头削减COD、硫化物和石灰等污染物的目的。该项目集成技术已经在2个示范工程得到应用,关键技术在7个企业得到推广,有效降低了制革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对推进我国制革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大学陈坚等人完成的“酮酸发酵法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酮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化学合成法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过程和产品安全性差、能耗高和得率低等问题,采用发酵法生产酮酸成为国际公认的必然趋势。该项目率先实现了a-酮戊二酸和丙酮酸的工业规模发酵,使我国成为第一个能够工业发酵生产所有碳中心代谢途径相关有机酸的国家。该成果从2009年起在5家企业实施了工业化生产,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6.21亿元,利税2.43亿元。该项目的发酵法生产丙酮酸技术转让至国际著名发酵公司日本味之素,成为该公司自创建以来从中国购买的唯一发酵技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