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保险丝”首日就熔断 A股早打烊

  • 发布时间:2016-01-05 05:29:4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陆绮雯

  A股史上首次熔断,诞生在新机制实施后的首个交易日; 首尝熔断,A股市场提早1个半小时结束2016年开年交易。

  昨天,A股遭遇“开门绿”,早盘沪指重挫3.94%,午后,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触及熔断线。至当天13时12分,熔断发生,沪指跌4.96%,深成指跌6.47%,创业板指跌7.10%。13时27分起,A股恢复交易,大盘继续猛烈下跌,很快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7%,再次触发熔断,13时33分起全市场暂停交易直至收盘。沪指最终跌6.85%,失守3300点整数位,深成指跌8.16%,创业板指跌8.21%。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石良平认为,熔断机制实施首日就出现如此局面,是一种“食洋不化”的表现,草率借鉴国外经验,导致水土不服。他表示,当下,强调“中国特色”尤其重要,从欧元到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众多美国经济理论在实践领域失败已给足了教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就熔断机制而言,需要好好反思。

  新年首个交易日为何大跌?

  昨天,沪深两市跌停个股数达1100多只,只有40余只股票上涨。市场人士分析,昨天的下跌,有消息面的理由,也有心理层面的恐慌。

  首先,最新公布的2015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略微好于前值49.6,但不及预期并连续低于荣枯线,显示经济增速仍不容乐观。

  其次,从资金面来看,进入2016年,A股面临不少压力。一是IPO新政实施后的扩容预期,有消息称,本周就会有新一轮IPO名单出炉;二是1月8日“大股东减持禁令”到期,根据估算,潜在解禁规模约万亿元;三是近三周A股开户数连续下降,增量资金入市放缓。

  再者,在年末排名考核过后,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不再有护盘动力,而要重新制定投资策略,调整持仓结构,比如卖掉一些浮盈较大的股票,这也可能引发市场动荡。

  此外,昨天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急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股市震荡。

  15分钟冷静期为何没效果?

  熔断机制的引入,原本是为稳定市场,但昨天的现实是,在下跌5%后的15分钟熔断期内,市场情绪并不“冷静”,在恢复交易后更加速冲向7%的熔断线。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在市场遭遇系统性风险猛烈下跌时,熔断机制似乎有扩大恐慌的负效应,暂停交易时投资者担心抛不掉股票无法及时止损,会在恢复交易后以更低的价格卖盘,使得市场愈发被非理性因素主导。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从机制设计来分析原因,他认为,目前熔断机制一级阈值(5%)幅度较低,历史数据显示,A股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5%,而且二级阈值(7%)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地被中断; 另一方面,A股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当市场下跌幅度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因担心熔断生效而产生恐慌性抛售。

  熔断机制是否需要修正?

  沪深300指数跌到5%花了2个多小时,从5%跌到7%只用了5分钟,可以判断,在昨天最后5分钟交易时间,恐慌性卖盘倾囊而出。熔断机制与稳定市场的愿望背道而驰,投资者不禁要问,这样的机制是否需要修正?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去年12月曾表示,境内资本市场是“新兴加转轨”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为市场在大幅波动时提供“冷静期”。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过程,也没有统一做法,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从美国市场来看,1987年发生股灾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后续调整过熔断阈值、暂停交易的时间,2010年发生“闪电崩盘”后又引入个股熔断机制。再看韩国市场,在保留已有涨跌幅制度的情况下,在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后,先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和个股熔断机制,此后又于2015年修订了指数熔断机制、涨跌幅限制。

  从证监会表述来看,熔断机制存在调整空间。石良平指出,A股涨跌停板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结构熔断,涨跌停有助涨助跌的弊端,两种熔断效果叠加,进一步引发市场不稳定,目前的熔断机制一定需要修正。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直言:“监管层应根据市场情况重新考虑制度设计是否合适。”她甚至建议取消熔断机制,理由是,熔断制度设计是针对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且实行T+0交易的市场,以防止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过度交易,它并不适合A股市场。

  熔断后应该逃离还是抄底?

  熔断会对市场走向产生何种影响?业界呈不同观点。

  桂浩明称,昨天的暴跌有恐慌成分存在,但如果今天开盘大盘仍不能稳定的话,下跌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国泰基金对后市的判断是,当前市场确实存在部分个股被高估、获利有待了结的情况,但市场本身杠杆并不高,未来连续暴跌可能性不大。

  汇丰晋信投资部总监曹庆强调,市场目前并没有看到太大的实质性利空,压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政策面和宏观面的预期上,未来市场企稳可能还需要管理层从政策和预期角度“扶”一把。

  也有机构将快速下跌看作是机会,平安证券认为,熔断机制对股票的基本面和供求关系影响有限,不太可能对股价造成长期的趋势性影响,但市场情绪在熔断日的过度反应可能会制造一定的投资机会。平安证券研究显示:从短期来看,在触及5%和7%熔断线时,由于存在反应过度现象,可在次日进入抄底,并持股2到3个交易日,可获得20%到40%的股票回调机会;从长期看,当股指上涨触及7%的熔断线,可追涨买入弹性较高的股票持有半个月,当股指下跌触及7%的熔断线,则可抄底买入基本面不错、被错杀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追涨”和“抄底”平均可获得5%左右的投资回报率。

  所谓熔断机制,是指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由于这种情况和保险丝在电流过量时会熔断,而令电器受到保护相类似,故称之为熔断机制。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大幅波动,特别防止市场大幅下跌甚至发生股灾,以维护市场稳定。

  新闻链接

  熔断机制在海外被广泛采用

  美国: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根据美国证交会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7%,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暂停15分钟。除针对大盘的熔断机制,美国证交会对个股还设有“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的机制,即如在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支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天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1988年,美国证交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熔断机制。

  新加坡: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在证券市场实行熔断机制。新交所公告显示,熔断机制适用于约占新加坡股市交易量80%的证券,包括海峡时报指数和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指数的成分股等。根据规定,当上述证券潜在交易价格较参考价格(指至少5分钟前的最后成交价)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机制,继而实施5分钟的“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继续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的波动区间内。当“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的参考价格也将根据“冷静期”的交易情况而定。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股指、TOPIX股指期货等均设有熔断机制,规则为以股票期货价格为基础,当价格超过规定上下限,期货交易将暂停交易15分钟。东京股市还同时设有涨跌停价格限制,与熔断机制配合监管市场风险。

  韩国:股票和期货市场均设熔断机制,分为强制性熔断和选择性熔断。熔断机制的启动条件是:如果韩国股市综合指数(KOSPI)较前一天收盘价下跌10%或以上,且这种下跌持续一分钟,股票交易暂停10分钟;如果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合约价格偏离前一天收盘价5%或以上,并且这种价格变动持续一分钟,期货合约停止交易5分钟。

  (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