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A股下跌是资本市场“供给侧”转变之阵痛

  • 发布时间:2016-01-05 04:31:05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谈股论市

  如果我们不能够尽快处理僵尸企业,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给更优秀且高效的企业,中国资本价格结构性失衡岂不会加剧?全面的宏观通缩效应,岂不会再次打击对经济信心不足的A股投资者?

  2016年1月4日,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2016年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既是A股熔断机制新规启用的交易日,也是该熔断机制达到并触发的第一个交易日,真是好不热闹。上午盘面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题材股领跌,下午开盘沪深300指数就烧断了熔断机制5%的“小号保险丝”——按规定交易所在15分钟后换了一根7%的“大号保险丝”——过了7分钟不幸再次烧断——二次熔断触发、直接休市。

  凑巧的是,资本市场在昨日上午都在聚焦、解读《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文章《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亮点是中央再次强调要坚决清理僵尸企业。于是,很多资本市场分析人士将A股的大跌,归咎于清理僵尸企业所带来的经济系统性风险,这显然是对政策的一种误读。在我看来,供给侧改革不仅仅不是A股下跌的元凶,而恰恰是A股重回牛市的救命稻草,而僵尸企业的处置更是为A股恢复元气打下了基础。

  有数据显示,在沪深两市目前有多达266家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2015年三季末负债总额合计高达1.6万亿元,266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8.65%,而剔除43家金融企业后,A股市场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是60.95%。

  政府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让本不盈利的僵尸企业将亏损转化为利润,在每年的“保壳战”中屡战屡胜。呼之欲出的A股注册制改革,就是要让政府从股市“放手”,让更多的没有行政资源的民营企业来A股上市交易。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三年时间里,上述266家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高达2500亿元、获得政府补助达356亿元。

  在我看来,中央对于僵尸企业的鲜明态度,是向僵尸企业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再一次公开挑战——那些“唯GDP论”的地方政府,以及寄生于现有过剩产能之上的僵尸企业管理层,正是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所在。试想,如果我们不能够尽快处理僵尸企业,以减少产能过剩让市场的出清,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给更优秀且高效的企业,中国资本价格结构性失衡岂不会加剧?全面的宏观通缩效应,岂不会再次打击对经济信心不足的A股投资者?

  对于尚处发育期的A股市场而言,很多僵尸企业都在默默地蚕食着投资者的利益。“僵尸企业”犹如无底洞,吞噬着大量的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不仅如此,还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风气,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在倒转,其他企业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1月4日的下跌,与其说是源于投资者对经济风险的恐惧,不如说是投机者对于资本市场改革变化的恐惧。因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临近、资本市场供给侧的出清,未来A股市场可供投机操纵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下跌也是必然的。但是,长远来看,对资本市场进行供给侧的出清,是未来真正健康的长牛市的基础所在。

  □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