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家聚京研讨如何使中国成为诺奖大国

  • 发布时间:2016-01-03 02:31: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文龙 操秀英 徐玢)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第一次出生在中国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就自然科学而言,中国的诺奖在“零的突破”之后,能否渐入佳境?如何才能使我国的科研政策既符合国情又融入世界规则,使我国真正成为诺奖大国?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诺贝尔奖与文化软实力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秦伯益院士说:“在屠呦呦之后,中国下一个获得诺奖的会是谁?今后我国获得诺奖的频率怎么样?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么丰富的资源,如果政策得当,国家整体进步,那诺贝尔奖决不是屠呦呦一个人昙花一现。”

  “首先要正确认识科学。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价值观的领域去认识科学,比如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理性、经验、公平等特点。要让社会更多地认识科学的方法,用科学所倡导的方法去认识世界,而不仅局限于科学知识本身。要尊重科学的两个显著特征,即科学的自主和对科学方法论的坚守。”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说。

  “中国要加快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以科学自主权利为主要因素的科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科学持续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提倡学术环境建设,特别是要保障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要通过对科学家事迹和科研活动历史的展现,让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和科研活动的艰辛和内在的乐趣。要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让更多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看待生活和自然世界。”罗晖说。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说:“目前,我国的科技经费大量增加,科技人才的工作条件极大改善,科技人员数量明显增多,这将使中国的科技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发展得更好。但是,我们也更要努力地增强青少年对于科技的兴趣。将经费、人员的增加和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的增加结合起来之后,要再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不是昙花一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