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线”
- 发布时间:2016-01-02 01:30:00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人好客的传统,古已有之。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我们接待的一些客人中,有些会成为终身的朋友,有些只会是一聚之缘,还有一些最终被证明为“白眼狼”。同理,在从外面进来的物种当中,其中的一些为新生境的人们带来了福利,例如水稻、马铃薯等植物,人们栽培它们,并以其为重要而稳定的食物来源。反过来说,它们也需要人类的倾心照顾,给它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因此与人类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但是,还有另外一些物种并不是这么温驯,它们的生存繁衍并不依赖于人类的照顾,可以建立自己的种群,扩大地盘,犹如脱缰的野马:微生物开始危害本地的动植物,动物开始侵占本地物种的地盘,植物成为猖獗的野草。诸如此类的劣迹,不胜枚举,因此我们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对人类和土著物种带来的影响严重而深远。它们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而且这种破坏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它们使得本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食物链断裂;本地物种大量绝灭和消失;农林业的病虫害频繁暴发,并且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
或许有人禁不住要问:既然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要把它们带进来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我们缺乏足够的警惕性的因素。历史已经无法追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让全体公民意识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提高我们的警惕性,在防止更多悲剧重演的情况下,再逐步遏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势头。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几位科研人员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他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外来入侵物种,根据它们入侵的方式和途径,编写成《物种战争》丛书10册,每本书里面讲述10个外来物种的故事。他们查阅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并对每一个物种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聘请了专家顾问团队把关。
在自然界中,一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主角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就能被风吹走的昆虫,或许是渺小到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菌。然而一旦它们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那就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异常激烈的战争。《物种战争》丛书之名也因此而来。
“科普就是讲科学的故事,科学地讲故事。”在内容上,这套丛书不同于一般图书的说教形式,创作人员并没有把科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每个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
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该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科学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穿插在相关内容之中,使丛书的结构趣味性、可读性更强。
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效果,这就要求人们将日常生活习惯作为防控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一部分来看待,从而改变一些不良意识及行为。人类与外来物种之间的战争已经打响,其走向依赖于全体公民自觉地遵守生态道德准则。希望这套丛书能为人类最终赢得这场战争贡献力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