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寒冬送温暖 救助热人心

  • 发布时间:2015-12-23 05:46:1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12月20日,湖北襄阳市缘善汇助学中心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活动,20名爱心使者与27名困难学生签订了对接书。据悉,困难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相关费用都将由爱心人士资助。熊明银摄

  △ 12月15日,四川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金龙村党员干部为农村留守老人分发棉被。当日,内江市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组织爱心志愿者来到农村,为留守老人送来棉被等生活用品。 兰自涛摄

  冬至已至,年关将近。困难群众这个冬天过得好不好,备受党和政府牵挂,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民政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多渠道提升救助服务能力。各地顺应政府关切、社会需求和群众期盼,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切实兜住社会底线

  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和谐生。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纷纷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列为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组织动员和安排部署,“寒冬送温暖”活动逐步日常化、制度化、社会化,送温暖的方式不断创新,内涵也在不断深化。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

  发现一个 救助一个

  12月的北京寒气袭人。在大望路一处桥下,北京市朝阳区救助站的社会志愿者发现了已经在这里滞留了近3个月的流浪者陈应林。

  “收拾收拾东西,跟我们走吧。别在这儿冻坏了,站里能给你提供临时的住宿。”还在寒风里熟睡的陈应林被救助工作人员叫醒。随行医生为他检查完身体后,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快为他披上大衣。

  经过简单询问,工作人员了解到,陈应林老家在甘肃,因为在北京打工被骗,加上语言沟通不畅,在城里人生地不熟,便开始了流浪生活。

  “务工不着、寻亲不遇、旅游时财物被偷,大多数流浪者都因为这类情况而陷入困境。”该救助站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回到救助站,办完登记手续,得知陈应林还没有吃饭,工作人员给他泡了方便面。陈应林大口吃起来,流浪在外期间,他一直捡东西吃。

  按照规定,像陈应林这样的流浪者,救助站除了提供10天免费食宿外,如果联系到家人后,还会帮助他们购买回家的车票。

  寒冬已至,2016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列为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北京市加大主动救助力度,巡查中发现流浪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危重病人、残疾人、老人,会及时给予救助保护,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联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期间,除了人力保障,每个救助管理机构还要做好冬季救助物资准备工作,可以使每名受助人员穿上御寒衣物。

  安徽省民政厅发出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将“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与近期正在开展的救助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加大街面主动救助力度,依法依规做到应救尽救,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不因冻饿病而出现意外。

  甘肃省各市州救助站工作人员主要以车站、城镇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进行多时段、广覆盖、网格化主动排查救助工作。对流浪乞讨人员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会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救助保护措施,确保他们安全过冬。

  “人家一时不愿意接受救助的,我们就发放御寒物品和食品,不使他们冻伤、冻残。重点是维护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保障他们在冬天能待在暖和的地方。”兰州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李继光说。

  及时帮助寻亲返家

  “谢谢大家把我儿子送回来了,他都走失快一年多了。我们到处查找也没有音信。天这么冷,要是他还在外面流浪,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江西大余县居民孔德明说。

  12月2日晚,江西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有人盖着薄被睡在街头一栋居民楼过道上,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味,身边还堆积着一些剩菜剩饭。附近居民表示,这名流浪者住在那里有半个多月了,时常到附近饭店去乞讨食物,精神正常时就捡点废品换钱买酒喝,一喝得酩酊大醉就席地而睡。经过工作人员及热心群众的劝说,这名醉汉终于上了救助管理站的巡查车。

  到了救助站后已是深夜,工作人员先为其清洗干净,换上一套新衣服,又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经过询问,工作人员得知他姓孔,是大余县人。抓住这条线索,赣州市救助管理站连夜与大余县救助管理站联系,终于找到了他的父亲孔德明。

  12月3日,当孔德明夫妻见到自己儿子被送回来的时候,非常激动。孔德明说,他的儿子43岁,因为长期过度饮酒造成酒精依赖症,一喝酒就变得精神异常。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孔德明答应送儿子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存在智力障碍或记忆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如果进入救助站尚未留存基本资料就被救助管理机构送到托养机构,很可能错失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为此,2014年,民政部出台《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对查询受助人员身份、发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机关免费采集滞留人员DNA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必须看到,仍有不少地方没有履行必要的寻亲程序。我们要求必须及时开展寻亲工作,不得对受助人员不闻不问、一拖了之。”民政部副部长邹铭说,“为了及时查找甄别受助人员身份信息,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返回家庭,要在规范流程的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衔接,入站后7个工作日寻亲无果的要报请公安机关免费采集相关数据”。

  据介绍,杭州、大连等地救助管理机构通过报请公安机关采集滞留人员血样,建立滞留人员影像资料,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寻亲公告等方式,成功查询比对出多名家人在寻人员;天津、重庆等地救助管理机构通过建立滞留人员影像资料库,为寻亲人员提供便利,而且要求寻亲人员查找后签字确认。

  多渠道提升救助能力

  由于救助对象构成复杂,风险点传导叠加特点明显,导致救助管理机构面临的突发事件多、风险隐患多、疑难杂症多,机构日常运转管理复杂程度较高,风险防控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针对当前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严重紧缺等工作压力,民政部日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各地要创新工作方式,多渠道提升救助服务能力。各地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日常外展巡查和站内救助服务。

  与往年的“暖冬”行动不同,今年11月,福建省漳州市救助站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引进了社工服务,不仅提供物质服务,还有精神方面等更人性化的服务。社工们一周5次上街巡逻,一旦发现需要救助者,包括危重病人、临时陷入困难者以及寻亲未果、被骗、露宿街头的流浪者,便为他们提供物品、药品、食品等帮助。社工上街时,还会将联系方式留给环卫工、保安、公园管理者、出租车司机等“街面救助志愿者”,一旦他们发现街面有流浪乞讨人员,便可立即告知社工前来帮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